归属感39(1 / 1)

自有记忆以来,熟悉的村庄城市已是很多,长时间呆的也不算少,除了出生所在的村庄,真正让自己有归属感的也就是济南了。从08年背着书包来报道至今,历经了生命中的诸多个阶段,切身的感受着这座城市在发展中的改变,享受着城市发展与个人成长在时间轨迹上带给自己的收获与愉悦,思维着各个阶段的思维。应该是既是长时间来慢慢沉积的结果,也是在某个阶段突然性的转变,在济南真正有感觉在这座城市要站住了脚是在自己买房子确认的那一刻。2014年开始吧,工作稳定下来,职位与待遇的调整也伴来了父母亲对结婚生子的期盼,而受前期被唠叨不能恋爱谈情惯性的影响,加上在济南没有实质性的属于个人的居所的原因吧,对于寻找另一半是比较排斥的,不过身边同龄人都在经历同等考验磨砺的大环境却是实实在在影响着自己的心境。

也是这个阶段吧,原生家庭背景以及个人性格不同带来的结果出现极端的不同了。不少的同龄同事开始到处看房,因为是重大决策的问题吧,大家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攫取父母或周边能帮着自己做决定的资源信息。可以说是鸡飞狗跳吧,因为对济南的不熟悉,加上一次性要支出去大量资金的紧张,大家到处看哪里的房子合适,一时间对与户型的评价、学区的评价、贷款利率的评价以及小区物业及周边配套的评价等系数摆到了思考序列。自己算是加入看房序列比较晚的,因为所在公司地处历城区工业南路的原因吧,最新开始关注的楼盘是恒大城、万象新天及东都尚城,价格差不多,论户型恒大城的通透,论价格东都尚城的最便宜,论配套万象新天的最成熟,大概是考虑价格因素最多吧,因为恒大城开发商可以垫付首付,自己作为首选与父亲商量,但担忧后续还款压力过大的父亲明确的表示了不同意并提出要求自己去更远郊的郭店买房,大概是不服气吧,和弟弟去看了东都尚城,户型、面积、价格都还说得过去,计算了首付和后续的开支感觉也可以承担的了,我们与销售经理约好周末过去交钱订房,大概是我们理解不同吧,最终因感觉前期给我们承诺的两万元优惠没有实际落地,我和弟弟也最终选择了放弃。

前面选定的三个目标盘都没成功,因为是和公司的其他同事一起看的房,购买不成功的经历和当时对房价一片唱衰的环境使得大家的兴致降低了很多,而备受刺激的自己却被成功的挑起了胜负欲。当听到历城区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如历下区时,开始了对历下区新房的关注,也是受当时公司距离的影响,力高国际、尚品燕园、万科城、翡翠大观,一圈下来,比历城区关注的楼盘确实贵了不少,也是机缘,在将要放弃的边缘看到了淮海东城御景的宣传信息,去售楼处的时候没有再喊其他人,带着弟弟和一个在济南非常好的兄弟我们就过去了,比较顺利,房子面积虽小但户型很好,登记信息后还给了过去的打车费用,也就是后面的几天吧,打电话联系说可以交认筹金,交1000一天签约时一天减免100,历下区、户型、学校、总价都合适,和弟弟同事做了认筹,记得认筹后听到信息的那些原先和自己一起看房的同事还半开玩笑说自己是太过果断决绝。

后面的开盘选房比较顺利,和弟弟每个人都抽到了一个号,在弟弟号先被摇到的时候自己和弟弟进去选房了。本打算选在同一楼层的东西户,但因为当时自己选择的15层没有同时有空房的楼栋,几经商量,选择了同一楼栋的七层和十五层。现在想来当时虽然有小插曲,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却是很好的,在选房的时候弟弟倾向于选择低楼层,自己则倾向选择半高楼层,可能是考虑因素不一样的情况吧,对于十五层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对于七层弟弟在开始时却不那么满意,到后来,冷静下来分析之后哥俩就没再说什么了。买房的时候自己和弟弟身上是没多少现钱的,弟弟工作比自己要早,当时他的收入也比自己要高,父母和姐姐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虽然都凑足了首付款,但弟弟要比自己宽松很多,好在自己前期已习惯了使用信用卡,且当时地产开发商也同意自己以信用卡刷卡买房,在选完房后自己带着几张信用卡在售楼处签订合同并支付首付款,记得当时为了自己周转合适,自己最大限度的用四张信用卡在哥俩个的付款上每人刷了两张。

办完手续完成网签大概是在15年的7月份,现在喟叹也确实是时也、运也,在自己开始还第一个月贷款的时候全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了疯狂的膨胀,在房子价格刚开始抬头时,大家还不是那么相信,但到了九十月份,房子价格由两周半个月已调整变为一天甚至半天已调整时,身边有意向购房的朋友开始慌了,也就是四五个月吧,在2016年春节前,自己购买小区的房子价格上涨了近一倍,那个时间无论是在单位上班、回家休息还是去在济南的小姨家,只要谈起自己买房的经历都充满着唏嘘感叹。也就是办完买房子的相关手续开始还贷款之后吧,经常性的开车到在建工地旁边看看那几天就一变化的建筑进度,虽然当时公司已经出现了资金紧张问题,但对自己终于能在济南落定下来却是从心理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后来也一直在思考,当时是什么原因催动着自己能做决策去冒当时周遭充斥着不一样声音的险,可能是不服气吧,也可能是对事物认知过程中坚持自己的意见吧,至于什么时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考与做事方式,思考下来就是感恩和感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