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历史的另一走向30(1 / 2)

后院

李麦把一百两中的50两银票放在了车中,那里比较安全。另外的散银放在了身上。骑上车,顶着100%的回头率开始逛街。

街上行人和车都不少,而且大都行色匆匆的,几乎每人怀里都抱着些粮食,想来都是因为限购出来买粮的。街边一些卖小玩意的商贩生意惨淡,顶着烈日在那里无力的吆喝着。

李麦顺着街道向前骑,左顾右盼的看着街道两旁的商铺和街边的小摊子,一时竞忘了要买什么。

粮食一人只能买一斤,还要排队,盐也不好买,还好这个任务已经交给了顾璟逸。

那自己就买一些小吃放车里偷着吃吧,街边的小吃,铺子里的美食都被李麦扫荡了一遍,豌豆黄,桂花糕,千层糕,绿豆糕……豆腐脑,小笼包,烤鸭,八宝饭,糍粑,荷包饭……还买了好多馒头。李麦怕挨饿,全买些吃的。又去了成衣铺,买了两身女装,和一些里衣,旁边店正好卖鞋子,又买了,几双鞋子男女款都有。李麦买东西时车子就放在门外,她也不怕丢,这个世界上没人能把她的车子弄走,她是相信008的。

088:我终于能出来晃一下了吗

买完鞋子,一拍脑门还要去药铺买一些成药。在卖麻糖的小摊上买了些麻糖,顺便打听了一下哪家药辅口碑好和路线。李麦的运气很好,向前骑了十分钟就到了永和药铺。

两屋楼的药铺,古色古香,黑漆的匾额,鎏金的“永和堂”三个大字,药铺门口贴着一副“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的对联,横批是“聚蓄百草”。迈进大门,首先看到一排宽大的柜台,将店堂分为两部分,外侧是大夫诊病的地方,那里正做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在给一男子把脉。内侧则是摆放着盛放中药材的“百眼柜”,其上有数百个小抽斗,每个抽斗上都标有药材名称,方便取用。药铺的人很多。看我进门直奔成药柜前,一学徒迎上前来,

公子是抓药还是看病?

买些成药,金创药,还有女子用的暖宫药,治疗中暑的药,防疫的药,退烧药和治拉肚子的药。

那学徒连忙依次报出名字,金创药,暖宫丸,祛暑丸,甘露消毒丹还有雄黄香包,并解释说佩戴在身或涂在鼻腔也可泡酒还有苍术香包都可避疫。柴胡解表丸,四神丸。(柴胡解表丸是作者编的剩药名下均有出处)

出了门李麦都没心思逛街了,贵是真贵呀,花了李麦8两多银子,虽然车里有一些药,但那些药用一点就少一点,自己现在买的这些药拿出来用也不惹眼,纯中药yyds。

眼看快中午了,李麦赶紧找茶馆,这是她此次出行最重要的一站。还好,街上茶馆比较多,随便进了一个看着不错人不少的茶馆,入内在伙计带领下坐了个靠窗的位置,在伙计的殷勤下要了一壶最普通的茶和一份绿豆糕,一盘瓜子,嗑着瓜子,看着台上的说书先生讲故事。耳朵听着台下人,小声的聊天。

话说这金朝末年国君残暴,群雄割据,战火不断,百姓是民不聊生,有识之士揭竿而起…………齐王终于,背水一战杀了那金文帝。1月后,朱元天在天都登基称帝,定国号“大齐”年号“天启”。立长子朱真为太子。

好,好,台下一片拍手叫好声。太祖皇帝真乃英明神武,

先帝也是励精图治啊

当今圣上也是爱民如子,你是不知道此次大灾……圣上……

周围传来切切议论声。啪嗒!点心从手中脱落,李麦心中波涛汹涌,大齐是哪朝?就算她是个历史渣,也知道自己学的历史没有这个朝代。难道自己穿越的这是一个历史架空朝代?不对李麦赶紧否认,顾璟逸知道诸葛亮,既然有诸葛亮,怎么会是架空朝代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端起茶盏,喝了口茶压压惊。不行,我要找人问问,招来伙计拿出了块碎银,说是赏给说书先生的并邀请先生前来一叙。

不久,那个自称姓黄的老先生就过来谢赏了。

失魂落魄的走出了茶馆,经过跟黄先生的攀谈,她旁敲侧击。得知自己以知的历史到唐后期就改变了,唐亡至今已过去600多年。亏她还沾沾自喜,看有女子着马面裙,男子着圆领袍或直身,就猜这是明朝,为此还暗暗得意影视剧不白看。这相似的服饰,相似的建国过程,包括相似的皇帝姓氏,可这到底不是大明朝。也不是自己那个时空了。

早上被李麦甩掉的顾璟逸,去东市买了一匹马,然后又按李麦的要求买了一些米和一些盐,刚把东西送回客栈,想着去药铺买点药,就看到前面呆立在车旁的李麦。

瑞林兄,没反应,这是怎么了?李麦。

听到有人喊自己,李麦回头,双眼无神的望着来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