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灸身柱,长个子(1 / 2)

五姐似乎在认真思考老幺的提问,一时没有回话。

刘四弱弱地冒了一句:“我觉得老幺说的有一定道理。”

五姐不耐烦地说:“你不要开腔!你觉得,你觉得!你又没去了解过,光凭感觉做决定?”

刘四耷拉下脑袋,继续抠指甲,不开腔了。

屋里其他人也面面相觑,大家逗知道杨顺如的脾气,这个时候不好继续烦她。

五姐应该是完成了一场自我头脑风暴,才镇定地开口说:“老幺,我决定,还是按1角2分的价格卖,为啥子呢?卖过菜的就晓得,早晨的菜,买的人多,菜最新鲜,价格就最高,到了中午,价格就软点,越卖到后面,价格越低,我想水果生意也是一样,一开始定价低了,后面要贱卖,就容易亏钱。”

哎呀!杨老幺心里惊叹,刚刚自己还不服气,觉得可以做妈妈的老师,没想到马上就被妈妈上了一课,自己做过大生意的人,竟然连这个都没想到!

杨老幺边听边点头,等到五姐说完,极为认可地赞同道:“五姐,你这样一说,我就很好懂了,是,蔬菜和水果,都是一样的,现在甘蔗刚拉回来,最新鲜,理应卖最贵的价格,等过一两个周,要是没卖完,品质差些,自然价格就要低点嘛,对的,五姐。”

二哥二嫂也笑道:“看来还是兄弟媳妇考虑事情周全,我们都是外行,有些事情就像你说的,不能光凭感觉做决定。”

杨顺如回笑道:“二哥,二嫂,我也算不上内行,都还没开始,说不上有多少经验,你们肯帮我考虑,我心里感激你们,以后要是发现有啥不对的,你们要随时跟我说,可能就会帮我大忙,吼?”

二哥二嫂客气道:“哪里哦,五妹你真的能干……要得,我们要是真的发现有啥问题,就随时跟你说。”

杨老幺听着这些话,心想,妈妈可真是个能人,虽然没读多少书,但是做事的章法,礼数,却是样样到位,不偏不倚,不卑不亢。就说这做决定,无论多厉害的人,也是找一堆人商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再独自做决定,这套办法,被党提炼总结为,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

做好了准备工作,定好了价格,制定了销售策略,接下来就是开干了。

杨老幺心里既兴奋又期待,当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妈妈开始卖甘蔗,挣到了第一桶金,但是刘鑫听妈妈说过,当年胆子小,第一次去进甘蔗,只拉了两三千斤来,卖了将近一个月,最后赚了70多块钱。

现在拉回来的甘蔗是当年的三倍,杨老幺心里也打鼓,不知道能不能在一个月内卖完呢。

商议完事情,杨老幺忽然想起前两天,在屋子里看到过艾条,就问五姐:“五姐,家里面是不是有艾条?”

五姐回说:“好像是有两根,你想做啥?”

杨老幺今天搬运甘蔗,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身材过于矮小,必须抓紧时间长个子,这副身体已经十六七岁,仅靠运动锻炼,吃好点多补钙,估计是不会有多少效果了,必须得借助点中医的手段,而在现有条件下,最有可能实现,又最为经济且有效果的手段,就只由一条了——艾灸。

前世刘鑫是个杂家,啥都喜欢看看学学。学生时代是个小小的学霸,基础扎实。大学时代钻研了三年西方哲学、文学和历史,越学越迷茫,尤其是西方哲学,到了近现代,整个就一个不可知论——什么都是虚无的,人的行为都是性驱动的,自由才是真理……

什么玩意儿。

后来,刘鑫将目光转回到老祖宗,才发现,老祖宗对世界的解释,清晰明了,既无比深邃,又可随时实操,简直是大智慧,老祖宗完全就是将世界理解透了,再高屋建瓴地制定了完备的人类生存实操体系,如中医。

刘鑫认为,在幺舅这身体上,每日隔姜灸身柱穴,每次灸10壮,连灸三个月,这副身体必定能再长高点。

说干就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