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要去读书!(1 / 2)

“你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干?”

见杨老幺给自己跪下了,罗母也顺手拉过来一张板凳坐下。

“妈,我不去当兵,也是为了你和老汉儿好,为了我将来的前程好。”

刘鑫说的是实话,前世幺舅是去了XJ当兵,和四川远隔千里,那个年代,交通又很不方便,幺舅去当兵后,每年最多只能回家一次探亲,甚至有时候两三年才回家一次。

每次回来,他们十兄妹,一大家族几十口人,倒是热热闹闹的,无比亲热,但是到了要归队时,那个痛哭流涕的场景,一大家子抱头痛哭,刘鑫至今还记得。

也许那个年代,对于农村的绝大多数家庭而言,家里能有人去当兵,不但是件很光荣的事,也是条出人头地的路子。

那时候,儿子长大了,家里穷的,就继续留在农村干农活,脸朝黄土背朝天,到了适婚年龄,该成家成家,该生娃生娃,然后继续脸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就这样过了。几千年也是这么循环着的。

可是,刘鑫不愿意啊,今后时代大潮风起云涌,发展的机会遍地都是,只要胆子大,富贵都来傍。

“你说是为了我们好,那你就说,是怎么个好法!”

“老妈,你想想,我要是去当兵了,三五几年,都不能回家看你一次,你忍心吗?”

听儿这么一说,倒是触到了罗德芳心里最软肋的地方,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要不是生活所迫,谁又希望骨肉分离?

刘鑫也听幺舅说过,当年他要去报名参军,外婆在屋后面的田坎上,万般不舍地求他:“老幺,不去当兵嘛,要得不?我和你老汉,给你找个乖媳妇儿,再修个屋,你就留在我们身边吧?”

但是幺舅当年为了脱离农村,狠心地跟外婆说,“母,我在农村干够了,我要跳出农村,只有去当兵。”

去了部队里,XJ四川远隔千里,每年只能回家探亲一次。幺舅说他在很多夜里,只要想起老妈拉着他,叫他留下来的场景,就会哭一次。

最终又怎么样呢,二十年后,幺舅也没能继续留在部队里,以志愿军身份光荣退伍。

而外公外婆这时候,都已经离世了。

刘鑫觉得,他是不可能对父母和自己这么残忍的。

“就算你忍心,我也不忍心,我要是真的在部队上混得好,就要一直呆在部队上,那我还如何尽孝你们二老?”

罗母听了,眼里竟然流下泪来,把杨顺旺拉过来一把抱住,喊着:“儿,妈误会你了,想不到你心肠这样好啊。”

刘鑫也被这一抱感动得稀里哗啦,在外婆怀里哗哗地流泪,说:“妈,你放心,我老幺,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罗德芳把幺儿放开,说:“来,你快起来,坐这儿。”

杨老幺慢慢站起来,坐到小板凳上。刘鑫觉得,这样跪在凹凸不平的干土上,膝盖真疼啊。

见幺儿坐下了,罗母又问:“你说你要去读书深造,是说来骗那个军官的吧?”

杨老幺摇了摇头:“妈,我是认真的。”

罗母皱起眉头:“你如何去读书?又回乡中去?恐怕人家都不收你了。”

杨老幺抓了块竹篾,一边铲解放鞋底里卡着的泥,一边说:“哪个说我要去读乡中哦,要读肯定是去读县中学嘛。”

“县中学,做你的白日大梦!你去年都没考上,你咋去读?”

“总有办法的嘛,五姐不是说过,喊我去读高中的,她肯定有办法。”

“有屁的办法!你五姐现在的情况,你难道不晓得?她才嫁到城里多少日子,她在城里都还没立足,家里开锅都困难,还给你解决读书问题,你做梦。”

听外婆这样一说,倒是提醒了刘鑫,是啊,现在可是1985年冬天,妈妈才出嫁半年,这时候,应该是她经济最困难的一段日子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