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共同成就一番伟业47(1 / 2)

出门之际,郭威注意到两位文士站立一侧,左侧一位约摸三十五岁上下,身着道袍,形貌清瘦,另一位则稍显富态,身形略微发福。

郭威注意到二人正襟危坐,目光专注。

他伸出双手,自袖中现出,来到二人面前致歉:“未曾预料到二位先生驾临,郭威未能远迎,敬请两位恕罪。”

“郭大人不必客气,我们深感郭大人施政有方,故特来此,愿为郭威大人效力,肝脑涂地。”

“你们是……”郭威略感困惑,脑海中快速搜索着线索,“我还不知两位尊姓大名呢。”

陈宫看出郭威的困惑,代为询问:“敢问两位如何称呼,在下陈宫,字公台,现任主公麾下谋士。”

二人闻言一愣,那微胖之人惊讶道:“您莫不是在下邳之战后销声匿迹的陈公台?”

郭威心中暗想,我才是主公啊,怎么反被忽视……不过我本就不甚知名。

“在下正是,敢问阁下是?”陈宫与郭威同样对这二人身份不明。

那人含笑欠身回应:“在下石韬,字广元,这是我挚友徐庶,字元直。”

郭威听闻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二人皆是荆州赫赫有名的人物,石韬且不论,单说这徐庶,其在历史上曾助力刘备取得诸葛亮,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此刻却来到杞县,令郭威不禁揣测,若徐庶在此,刘备是否还能顺利得到诸葛亮辅佐。

“原来乃是荆州隐士光临,快请进。”郭威侧身让路,请二人先行,随后紧随其后。

这二人并非轻易能招揽到的,连刘备都未能成功打动石韬。

郭威估计,这二人可能已在杞县逗留了一段时间,否则不会对郭威的治政之道如此了解。

欲得二人心悦诚服,必先展示一个既神秘又不那么神秘的形象。

步入客厅,郭威待二人落座后淡然笑道:“看来二位在城中及杞县周边已游历数日了吧。”

石韬与徐庶相视一眼,内心颇感惊讶。

的确,他们来此已有段时日。

乱世之中,民生凋敝,身为胸怀壮志之士,无力拯救黎民于水火,故选择了隐居生活。然而,当关于杞县的小城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这里是百姓心中的乐土,官民和谐共处之时,石韬心中不由得生出了几分向往和好奇。

自古以来,鲜有百姓赞美军人,但在杞县,百姓竟称赞起当地的官员和士兵。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又是何等人物能够将杞县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

他虽心生好奇,但并未急于赴访,直至一日在镇上打酒时,偶遇一群准备迁徙至杞县的百姓,他们口中盛赞杞县郭大人的仁德,以及他麾下士兵一心为民的情景。于是,石韬决定出山,邀上了好友徐庶,甚至还想邀请诸葛亮一同前往,然而诸葛亮认为杞县格局太小,难成大事,婉言拒绝了。

二人不顾诸葛亮的看法,整理行囊来到了杞县。初到此处,他们便被这里的环境深深震撼,无论是过桥还是进城,均无需交纳赋税,更有一次,他们目睹一队士兵正在为百姓修缮房屋,经询问得知并非修葺军营,而是为民众修建居所。

石韬起初并不相信当地士兵真的如此宽厚亲民,一日,他故意跌入河边,徐庶也在旁焦急呼救,声称他不会游泳。然而还未等他们求救,一队骑兵中已有士兵立刻下马跃入河中,迅速将石韬救起,同时另有一位校尉模样的人返回军营取来衣物,亲自护送二人安然通过河流后才离去。

那时,他们心中已然有所触动,但仍需亲眼证实,于是他们在城中闲逛观察了两三日后,决定投靠郭威,共同成就一番伟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