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卫星77(2 / 2)

当天晚上刘宇轩和王舒萍就在控制室睡了。

南宋时间1259年2月17号上午8点,玉龙时间9月22日凌晨1点,周日。

两人再次核对了相关资料,然后走出控制室。

指挥连队用相关设备把火箭固定在发射架上。

完成以后,刘宇轩看着火箭上的:“大帝出征,寸草不生;火箭上天,称霸位面。”连忙跑去了厕所。

等刘宇轩调整好状态出了厕所,王舒萍已经让人用惰性气体对火箭燃料箱、重要管路等进行了除吹,尽可能将里面的灰尘及其他杂质清理干净。

除吹工作完成后,一边对燃料箱进行冷却,一边加注液氢和液氧。

燃料加满后,再仔细进行了各系统的检查工作。

为火箭通电,测试自检,飞行程序和数据是运过来之前早就由专家装载好了。

刘宇轩等火箭完成自检以后,准备建个群同步直播发射过程。但想了又想,他决定稳一手,先等王舒萍把这一颗卫星送上天再说。

王舒萍看了一眼刘宇轩,刘宇轩点点头,指挥人员撤离现场。

到了控制室,设定了点火倒计时。

倒计时归零的瞬间,火箭发动机的喷口喷出烈焰,高速的燃料和氧化剂混合气体喷涌而出,强烈的推力瞬间将火箭从静止推向前进。火箭犹如脱缰的野马,挣脱地球引力,直上云霄。

火箭在发动机推力的作用下,不断地加速升空。大约10秒左右,火箭的姿态控制系统开始工作,调整火箭的飞行姿态,确保其沿着预定的轨迹前进。

火箭发动机上配备的万向支架或矢量发动机会给火箭提供一个偏转力帮助火箭实现程序转弯,程序转弯是为了节省燃料的同时将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火箭发射后约170秒先由爆炸螺栓将助推器与火箭连接机构炸开完成助推器分离,这时火箭距地面高度约70公里,飞行速度1.2公里/秒。随后火箭的一二级连接机构也由爆炸螺栓炸开,一级火箭关闭二级火箭点火利用两者之间的速度差完成分离。

一二级火箭分离之约30秒后火箭飞行高度已达到100千米,地球大气层对火箭飞行影响已经很小,这时整流罩连接部分的爆炸螺栓会将整流罩像剥花生一样“剥”开,卫星会在二级火箭的推动下继续加速飞行。

二级火箭工作约400秒后火箭飞行速度已达到5公里/秒,这时二级火箭就可以关闭了,剩下的任务交给火箭上面级完成。上面级点火继续将卫星飞行速度提高至7.9公里/秒,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星箭才算分离完成。

地球静止轨道是距地面约有35800公里、倾角为0°、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顺行圆轨道。卫星被送入这一轨道就会在当时所处地理经度上空相对地面静止下来,因而称为地球静止卫星,或称静止卫星。

GTO轨道要求近地点辐角接近0或180,即椭圆转移轨道的长轴位于赤道上。对于发射场位于中纬度或高纬度地区的情况,一般很难直接经一次加速进入转移轨道,而必须设置停泊轨道来过渡,以保证转移轨道的近地点辐角。

不过在接近赤道地区发射就没有必要设置停泊轨道,有停泊轨道的运载系统较为复杂。

建昌府卫星发射中心的维度是28度14分,有倾角,两滑行、两点火!

中纬度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存在倾角,如果没有上面级直送GEO,需要在霍曼转移轨道的基础上,至少多一次滑行,并在远地点做至少一次费力的点火修正,也就是说在上升段之后最少采用两滑行、两点火的方式把地球同步卫星送入GEO轨道。

1、末级关机之后在停泊轨道滑行至赤道上方

把卫星送入GTO的轨道近地点必须要在赤道上方,运载火箭末级在关机之后,开始第一次滑行,本体依靠惯性继续升空至300km高度(或更高),到赤道上空。航天器从南向北穿越赤道,因此其实是GTO轨道的降交点。

2、末级在赤道上空二次点火

末级火箭到赤道上空后二次点火,该点其实为椭圆形GTO轨道的入轨点,同时也是GEO椭圆轨道的近地点。

3、滑行到GTO轨道远地点

从赤道上空二次点火向东滑行到GTO轨道的远地点。

4、在远地点进行一次费力的点火

远地点速度低,因此对于卫星来说,选择在远地点速度最小的时候,启动卫星的远地点发动机进行倾角修正是最划算的。

在远地点,远地点发动机进行一次(或者多次,多次点火的效率要高一些)点火,这次点火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通过发动机工作加速,把GTO的椭圆轨道变成圆的地球同步轨道;第二个目的,通过发动机工作调整速度方向修正倾角,把地球同步轨道变成静止轨道。

整个发射完成后,王舒萍拿着稿纸,交给刘宇轩。

刘宇轩一看,上面写着建昌府发射中心由于纬度而浪费的燃料,这些推进器够卫星日常运行过程中微调角度,运行好几年的时间。

刘宇轩点点头说道:“这次都是天界赞助的,等将来有条件,我一定要到赤道上建一个发射中心。”

卫星展开太阳能板后,平稳的在轨运行。实际上是以跟地球自转相同的角速度,几乎静止在天空。

由于地球形状、重力不均匀和日、月引力等引起的轨道摄动,卫星轨道还会发生变化,逐渐漂离定点位置。

这会使应用卫星对地球的覆盖范围发生变化,而且会占据其他静止卫星的位置或发生互相干扰。

因此,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卫星进行位置保持的控制。位置保持控制的间隔时间视位置精度要求而定,大约每1~3个月进行一次。

刘宇轩给王舒萍一个拥抱,庆祝之后,继续安排起了第二个火箭发射。

这次,刘宇轩也不新建群了,直接在人间作战指挥部里面全程直播了卫星发射过程。

然而,几位师长,加上王学坚旅长,对刘宇轩的操作理解并不深刻。

没有给他任何回应。

南宋时间1259年2月18号上午8点,玉龙时间9月22日凌晨4点。

刘宇轩和王舒萍,带着仙卫排和警戒连完成了第三颗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

三颗卫星位于赤道上方35786km高度,相互的夹角为120度,覆盖全球信号。

至此,除了两级地区之外的90%地球表面都可以相互通讯。当然了,因为静止卫星的轨道太高,通讯延时比较大。单跳时延一般是0.27秒,双跳是0.54秒。

不过对南宋位面,能有网络覆盖就行了,延时的问题,之后再加低轨卫星以及地面站可以不断的缩短。

因为三颗卫星制造是利用了现代顶尖科技,运行的状态也是非常稳定,刘宇轩拔下数据盘就先回了仙宫。

仙卫排暂时留在建昌府发射中心,排长韦光安担任建昌府发射中心负责人。

王舒萍则安排好警戒连的值班等事项以后,跟飞机回去合州。

刘宇轩回了仙宫,先去仓库查看各种矿产的采集情况。

锶矿采回来800万吨,钡矿采回来50万吨,无烟煤采回来10万吨。

运输团团长在前线指挥运输,运输团副团长薛文彻跟刘宇轩汇报了一些矿产的开采运输情况。

锶矿因为距离近,卡车40分钟就可以运一趟,所以运的多。钡矿实际开采数量比锶矿还早,只是卡车去一趟要好几个小时,运回来的少。

至于煤炭,则是采的少,是因为先要采气,不然就漏到空气中浪费了。

刘宇轩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等王舒萍回来以后,让王舒萍坐飞机去了一趟钡矿。

刘宇轩带着大型负载平台,直接传送到王舒萍身边,又从城口钡矿,传送到仙宫。

然后让仙卫配合开动大型负载平台。

一趟4万吨,直到天快黑了,刘宇轩传送了1000万吨钡矿。

就让王舒萍坐飞机回家了。

刘宇轩在人间系统里面给运输团下令,今后,在保证民生的前提下,对近距离锶矿加紧运输,对远距离的钡矿,则采取就地保存的方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