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三月和风20(1 / 2)

一个挂着【红太阳音乐工作室】牌子的公司门口。

叶向晨目光来回巡视,心里默默琢磨,应该是这里了吧。

他是来录歌的。

前段时间,叶向晨把《我记得》唱给叶父听了,告诉他准备把歌录出来。

叶父认为曲子还行,歌词太差,云里雾里的,听不明白。

叶向晨嗤之以鼻,心想这文化水平也不知道怎么玩的音乐,同时庆幸叶父没搞明白歌词是写给妈妈的,不然怀疑他会跳脚。

不过叶父虽然看不上这歌词态,但儿子能写歌已经让他非常骄傲了。

本来是想随便找个小录音棚就行了,但是叶父说他玩音乐时的朋友有音乐工作室,完全可以安排,费用到时候他去结。

叶向晨一听,省了他的事了,哪有不同意的。

来录歌之前,叶向晨还留了个心眼,专门把自己扒谱子的底稿用特快邮件自己邮给了自己。

他写了几首歌了,准备让叶父把版权给注册了的。谁知叶父根本不当一回事,说他当年写了一百多首歌都没注册过版权,也没见有什么问题。

叶向晨心想我的这些歌能是你那些垃圾能比的么?

没办法只能采用这种笨办法以防万一,真要有版权纷争,这种方式也可以作为证据。

本来以为以叶父的水平,认识的朋友估计也是草台班子,没想到公司规模竟然不小,各种设备不但一应俱全,还都很先进。

叶父的老板姓周,叫周阳,让叶向晨喊他周叔。

周叔跟叶父确实交情不一般,拉着叶向晨一顿关心,直接说想用什么乐器随便用,不会的乐器也可以帮他找人。

叶向晨连忙说不用,表示要用的乐器自己可以搞定,就是录音的时候帮忙找个录音师盯着就行。

周阳说没问题。虽然因为是好友的儿子很热情,但心里也不以为叶向晨能写出什么好歌,认为不过是小孩胡闹,一时兴趣罢了。

于是点了点头,找来了叫李莫的录音师,跟他说明情况,尽量帮忙弄得好一点。

交代完了,也就离开忙自己的事去了。

叶向晨是录歌的老油条了。

用后世的设备和软件,他甚至可以几个小时就从无到有完成一首完整的歌。

经常有新闻报道,歌手准备一张专辑动不动就半年到七八个月,甚至后世周董几年都出不了一张专辑。

所以很多人就认为,录一首歌好像很难的样子。

事实上,创作一首经典歌曲的确很难,因为他需要不断的调整、磨合、讨论、试听。

但是如果你只是单纯的做出一首口水歌,并且不吹毛求疵的话,真的很快。

写歌词,就那么点字,二十分钟够了吧。

作曲,二十分钟够不够?

不够?四十分钟够了吧?

还不够?口水歌四十分钟作不出来曲?那你别吃这碗饭了,你会饿死。

编曲可能要花点时间,毕竟只用一种乐器配乐有点low,那给你三个小时,最多四个小时。

最后混音再来个五分钟,齐活!

这也是为什么不知名音乐人的歌不值钱的原因,实在是没有那么复杂。

可惜不是每天都能卖掉一首歌,不然一首几千块,一天一首,一个月收入不要太高了。

记得周董在快本里可以即兴三键成曲,被歌迷吹得天花乱坠,当成才华横溢的佐证。

可现实是以周董的能力,他做到是应该的,做不到才有问题呢!

叶向晨录歌从来都很快,这次也不例外。

从头天上午开始录到第二天下午五点钟左右,第二首歌都基本成型。

倒不是牺牲了作品质量,而是实在没必要墨迹。

歌曲的成品已经在他脑海里成型,不需要在花费时间打磨。

歌曲他也已经唱了无数遍,发挥的也相当不错,至于配乐也完全按照原版走,录起来自然很快。

摘下耳机,递给了旁边的录音师,说道:“李哥,帮忙听听。”

第一首《我记得》已经制作完成,现在听得是第二首《童话镇》。

戴上耳机,一阵舒缓悦耳,又带着几分清逸,几分温暖的歌声流向心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