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137(1 / 2)

傍晚下差,段然便侯在宫门之外,待周辅现身后,二人又一同上了回府的马车。

等回了王府,陈浩正独自坐在前厅,见到二人也不说话,只是从桌上拿起一封文书,段然接过一看,才发现这是一份兵部库部司郎中的告身,与周辅类似,也依旧保留了他代王司马的职衔。

段然转身看了一眼周辅,周辅只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父皇啊父皇,你这是把儿子架到火炉上去烤啊!”段然轻轻感叹道。

“会不会是其他几位殿下?”陈浩问道。

“不会。”段然摇头摇头,随即说道:“至少眼下我那几位兄长还没本事去摆这样的阵仗。”

几乎不用做太多思考,段然便能一眼看清这其中的关节。

自王通倒台以后,皇帝段言就在不遗余力地在兵部安插自己的人手,先是调久镇地方却在邺城毫无根基的武将萧烦任兵部尚书,接着又让自己的儿子代王段然来做侍郎,试图以这种办法,将兵部从三省的框架中割裂出来,而他确实成功了。

正如佛家所说,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周辅若会因这两封与段然无甚关系的奏折而失据,便算是罔负了这些年在大事小情上积累的经验,也不可能会有随君伴驾的今日。

段言其实也没有要以此法来考较周辅的意思,忙里偷闲随手之举罢了。

周辅心无挂碍地打开第三封,接着研读起来。

凉州本就贫瘠,又要长期配合西域的军事行动,民力即将枯竭,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流民队伍。

凉州刺史诚惶诚恐,担心朝廷下一步的军事征发会让该地彻底糜烂,以成大患,这才向邺城上疏,一来请求朝廷支援些粮食以解燃眉之急,二来也是希望通过自曝短处以在接下来的军事调度中做些盘桓。

待周辅看了折子,段言却不等他剖析,放下笔问道:“你觉得凉州的情况是真是假?”

周辅一听这话,对段言的态度便有了计较,于是拱手答道:“回禀陛下,地方官在向朝廷上疏时,往往先要揣摩君主的态度。若君主好大喜功,地方必定文过饰非,君主英明谦逊,地方则往往自曝其短,无论是那种情况,都避免不了夸大其词。臣要先恭喜陛下,您在地方官员的眼里,是个体恤民力、不畏艰难的君长。”

“这些年来,朝廷每有征发,也必有补偿,其实并未亏待过凉州,臣以为,那里还没到折子里说的这般困顿。”

一通马屁拍地段言很是书信,语气也温和了许多:“你是说,凉州刺史欺君?”

“没到这种地步,凉州的艰苦大家都心知肚明,朝廷给出的支持再多,也总是不够的。在其位,谋其政,凉州刺史为凉州说话,即便是措辞激烈了些,也是出于为凉州百姓考虑的好意,算不得欺君。况且本就是向朝廷求援,言语间夸大一些,好多争得些补给,也是常理之中的事情。”

“那你说,这粮食该不该给?”

“要给,但无须给他们要求的那么多,具体的数额,陛下当于户部商议。”说罢,周辅弯腰将折子还给段言。

段言随即接过折子,却直接将折子扣在案上,不做批示,而是再度问道:“朝廷的府库也并不充足,好在马上就是夏收了,朕准备缓上几个月,待夏收完毕,清点了仓廪后再议定准确数字,你看怎么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