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全院沸腾,蠢蠢欲试91(1 / 2)

“我同意肝胆科的看法,患者确实拖不起,我也想申请一起上台,哪怕是二助也没关系。”

“好,年轻就是好啊,有冲劲,好。”

“麻醉科和肝胆外科的主任留下,其他的先回去工作吧。”

医务科与程副院长留下又与两位主任针对移植的细节进行了一些补充,最终成功说服了麻醉科的主任点头同意开放权限。

“电视台采访的人员这两天一直与咱们保持着联系,之前的采访反响非常好,咱们医院还受到了点名的表扬,我在想着啊,能否有机会开放部分的手术权限,让移植的消息散出去,这也是为咱们院免费宣传的大好机会啊。”

医务科的老余是个道道地地的聪明人,花生里都能抠出两滴油的那种,他立刻向程副院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但是遭到了肝胆外科的主任的拒绝,“这怎么行呢,这是咱们的手术教学视频,咱们院内要用呢,还要带研究生呢,要是流出去了,这算什么事?”

“哎,都什么年代了,现在是信息共享的年代,再说了,就算咱们不流出去别人都找不到了?现在到处都有类似的手术教学视频,网上就能看了,别那么计较嘛。”

“啥叫别那么计较,我怎么计较了?”

眼见两位主任就要吵起来了,程副院长立刻伸手拦住了二人,“我再考虑考虑,先想手术的事吧,都去忙吧,自己人怎么还吵起来了,真是的。”

他摇着脑袋背着手离开了,留下了风中凌乱的几人干瞪眼。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便是各自检查与比对。

如今已经开放了肝移植的先河,渠道虽然打开了,但要是走流程的话,猴年马月也不一定能轮的上。

患者最实用的就是就是亲属间的捐赠这一途径,先签下同意书。

然后就是比对和评估的过程,譬如捐赠人的身体情况啦,有无饮酒史,血型匹对等等。

血型符合输血要求也是一类,O型血是直接直接匹配任意血型的人,只是想要肝存活率高的话,还是要重点查一下HLA(白细胞抗原),这是黄金原则。

患者的捐赠者是自己的堂兄弟(据说是家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家里拿了十万并允诺以后孩子上学的事才让他们家松口)

患者的父亲也是愿意的,但是他有长期的饮酒史,不符合条件。

堂兄弟毕竟有那么一层的血缘关系在,而且年轻,身体更好。

对双方而言,术后的恢复都会高出很多,比一般的捐赠确实要好上不少。

而手术的部分采访权限也被开放,记者与摄像机允许在麻醉过后有半个小时的记录时间与剪辑时间,而且最终成片需要递交医院的医务科进行内审,这也是程副院长与肝胆外科的底线。

这可让赵记者高兴坏了,她早早带着助手来到了手术室内挨个与众人打招呼,能进入手术室录播真的太让人激动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医院的内衬服与防护服真的是……一言难尽啊,这么说吧,你要是稍稍用点力就能变成一个小坎肩,已经褪色了,皱皱巴巴的。

之前有患者在麻醉的时候就直接将医生的无菌服下面的衣服给扯坏了,并且一直在那喃喃自语,好像在打游戏现场指挥一样。

临手术前,那位小伙子不断追着医生问道:医生,我这个没事吧,肝后面真的会长出来吗?我大伯他们家不会骗我吧?

韩明轻轻按了一下对方的肩膀,“放心吧,小伙子,你这么年轻,肝的再生能力非常强,至多五六个月就能长出来了。”

肝脏确实可以在三至六个月之间恢复成原来的大小,在临床上有一只名为杰克的小白鼠在被切掉大部分的肝之后,仅仅用了5天的时间就长了回来。

这么说吧,只要给肝留下一点点,约莫三四成的样子,它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顽强长回来,最多不超过六个月。

而在等待的这几天中,韩明也不断在全息窗口中与肝脏等器官对话,并用积分兑换了一套成熟的移植技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