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结果已经很明显了!(1 / 2)

很快,唐华胜就来到了配药室,并且把王大夫的口头意思告诉了杨大夫。

虽然唐华胜手上没有王大夫的药单,但唐华胜也算自己人,又说是王大夫的意思,且刚刚才一起吃完瓜,因此杨大夫并没有公事公办的无情拒绝,而是笑眯眯的给与配合。

当然,配药期间,杨大夫出于谨慎,也问了一下王大夫为何要先拿药,后开单。

唐华胜就把他之前跟王大夫的说辞,又简单的跟杨大夫说了一遍。

毕竟他看出来了,王大夫跟杨大夫是一伙的,跟杨大夫说明真相问题不大。

毕竟杨大夫肯配药,本身就担了风险,算是共犯。

既然如此,那不如坦诚一点,这样也有利于自己融入她们这个小群体。

虽然还没见到那个孙主任,也没见到其他医生。

但王大夫跟杨大夫这个小群体的大腿,他是抱定了!

果然,听完唐华胜的陈述后,杨大夫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没想到青霉素还有副作用,会让人过敏?是因为国产的青霉素不纯吧?以前用进口盘尼西林的时候,也没听说有这事儿。”

唐华胜一阵无语,没想到她会想到这里。

不过这也正常,就好比后世很多人一听青霉素过敏,第一时间就想到国产青霉素不纯,国产青霉素杂质多,然后认为外国青霉素,尤其是美帝的青霉素就是好啊就是好。

可实际真相却是,后来欧美国家所使用的抗生素,超过九成都是进口自中国,而国外高纯度的青霉素类产品,更是超过九成九都是来自中国。

换言之,青霉素生产的杂质,确实是青霉素过敏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原因。

哪怕是最纯的青霉素,也会有过敏反应,这是因为青霉素本身的降解机制所导致的。

但没办法,可能是国家落后西方太久,很多人一想到某个药有问题,第一时间就想到是国产有问题。

看来这个杨大夫也是这种观念。

当然也不能怪她。

毕竟国产青霉素诞生并流行开来,其实也没几年。

而在之前的时候,从没听说进口的青霉素会过敏,所以杨大夫会想歪,这也没啥。

唐华胜没心思去解释,毕竟这种事情说多错多,就让她这么误会下去也挺好。

“好了,药配好了。”杨大夫指了指托盘上的针筒跟小药瓶,“一针止疼针,一针青霉素,还有一针你说的红霉素针剂,快拿去吧。”

“谢谢杨大夫。”

唐华胜谢过杨大夫之后,就直接端起托盘,快速离开。

止疼针跟青霉素,都是之前跟杨大夫说好的。

至于红霉素针剂,则是唐华胜选择的青霉素替代品。

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以一旦有人青霉素过敏,那么这一类的抗生素就都不能用,包括头孢类。

而只要不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他抗生素也是可以的,毕竟都是抗菌消肿的。

唐华胜来到配药室后,也是想知道这里除了青霉素外,还有什么其他替代品。

然后他发现,原来这里除了青霉素,还有红霉素、金霉素、四环素这些药物。

考虑到副作用,最终唐华胜选了红霉素。

红霉素此时也都是粉剂,跟青霉素粉剂一样,用的时候现场用生理盐水调配,所以红霉素此时既可以打小针,也可以挂水。

根据杨大夫的说法,红霉素针剂,此时一般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比如百日咳之类,比青霉素要好用一点。

当然,红霉素也能治疗阑尾炎,只是效果比青霉素略差,但差的不多。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根据【神医之路】里的AI提示,那个还在门诊里苦熬的病人,对红霉素是不过敏的,可以使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