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那江湖(1 / 2)

少年再踏入江湖;

少了对江湖憧憬,身边唯有多了一人,是一女子:

那女子

“柳眉弯弯宝石眼,

小琼鼻,

樱桃嘴,

天鹅颈,

小小梨涡瓜子脸,

藕臂修长青葱指,

三千青丝齐蛮腰,

杨柳依依随风舞,

玉足巧,

腿儿长,

冰肤玉肌画中仙,

穿的是那七彩天冰琉璃裙,戴着是那流华彩云佩,脚中穿的则是那彩云凤纹鞋”

此女好似不是凡间人乃是天上仙!

那女子正是清梦仙子苏清墨

而那少年脸上少了之前那愁容,正是那姑苏

又是那三月,又见那万树桃花开;

少年和女子走在浮金城的街道上

虽是走江湖,却一没那骏马二没那刀剑,倒也新奇;

街道上有行人,有马车,有孩童追逐,有小贩吆喝,卖那纸鸢,糖葫芦与头钗;

街道两侧的店铺则是卖那丝绸绢布,金银首饰;

走出那街道却没有到头,

却见两侧已没了商铺多了茶楼酒楼,而那酒楼旁是那怡红院

可谓妙哉妙哉

姑苏望着一酒楼对身旁的苏清墨问道:

“师尊可有钱财?”

苏清墨好似被问住般沉默良久才道:

“没有”

姑苏也沉默了,良久叹气道:

“走吧”

苏清墨疑惑问道:

“徒儿也没钱吗?”

姑苏沉默良久才说道:

“当初在海上听了一曲,散尽了千金。”

苏清墨听了自己徒儿的回答,便沉默的与自己徒儿离去了,

此事她是知晓的

走在街道上,却不知去何处;

姑苏忆起了当初与先生的一段对话:

姑苏问先生何处为江湖?

先生答曰

“有人的地方皆为江湖”

姑苏问:

“那哪儿的江湖最大?”

先生答曰

“是在那京城”

姑苏再问:

“先生,那哪儿的江湖最好呢?”

先生笑曰:

“我曾去过浮金城,那里虽不及京城繁华,也不胜金城女子婀娜,

但那里对于我来说便是最好的江湖,只因吾心安处是吾乡,

但那里对小姑苏来说也许并不是那最好的江湖

而若小姑苏以后真的要去那江湖看看,

便可以去那浮金城去那梦河城,也可去那京城……”

这些回忆半是美好半是感伤,

只因为他那认为最好的梦河城或许已经毁了又或许那不再是他记忆中的梦河了。

苏清墨见姑苏沉默中有丝丝感伤便以为姑苏是对那没钱的烦恼,想了想便取下腰间的流华彩云佩递向姑苏;

姑苏接过不解的看着自己的师尊;

苏清墨看姑苏不解便笑着对姑苏道:

“这彩云佩可以去换钱财,徒儿便无需忧心了。”

姑苏明白了自己师尊的意思便笑着摇了摇头,知道自己师尊是误会什么了便道:

“师尊,钱财那只是小问题,徒儿自会有办法解决的,师尊此玉佩应是不凡,换了可惜,还请师尊收回去吧!”

苏清墨闻言摇头笑道:

“既如此,那便靠徒儿了,至于这彩云佩,那便送徒儿了,全当是那拜师礼了。”

姑苏听了自己师尊的话,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但看了看自己师尊便也没有矫情,把玉佩装进了衣袖的袖袋里;

苏清墨见后便也就笑了

钱财的事姑苏自然不会像之前寻海路上那般,只因这浮金城有人欠他钱

当然那人不是与姑苏在浮金城相遇的,而是在那绿水城;

绿水城是那靠近沿海的一个城;

当年的那位醉酒的书生便是在那绿水城做的诗;

而那时的姑苏也是很有钱了

所以那人找姑苏借钱姑苏才会毫不犹豫的借给他

而那钱对当时的姑苏只是小钱但对现在的他来说却可让他与他的师尊度过好一段时间了;

只是此时难就难在,这是姑苏第一次来浮金城,他并不认识路;

那人他只知晓姓名但具体住在何处,那人说过,但他却记得不清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