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复苏_分节阅读_第1576节(1 / 2)

  “无论是躺棺材,还是吃中药,这些都是应急之计,我都不会选,给我一个可以直接解决厉鬼复苏的方法,我知道你有这样的方法,所以不要给我浪费时间,将方法告诉我,我也不介意你埋下什么陷阱,如果我中陷阱死了,那说明你技高一筹,要是我侥幸活了下来,我们再继续斗智斗勇。”

  杨间捏着人皮纸开口说道。

  他知道想要解决公交车灵异复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这种程度的灵异已经是不可能被驾驭的,杨间能够短暂的驾驭完全是因为公交车和幽灵船对撞捡了个便宜。

  如果他能迈过这一关的话,那么杨间将有足够的信心面对接下来的灵异时代。

  人皮纸似乎是听到了杨间的这一番话,随后上面的字迹开始迅速的消失,然后新的内容又开始浮现出来。

  “……面临厉鬼复苏的我,既不想靠吃一包中药来延缓二十天的生命,又不想躺进棺材里苟活,我想的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厉鬼复苏的问题,虽然很难,但是我坚信我能找到这个方法,于是我开始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思考研究中……思考研究中……”

  “时间来到了第二天,还有不到二十四小时我就要死于厉鬼复苏了,但是我依然坚信我能在剩下的时间里找到活下去的方法……”

  “生命倒计时:二十小时。”

  “我现在还是没有头绪。”

  “生命倒计时:十五小时。”

  “我开始翻阅总部内的所有档案,或许能从以往的灵异事件之中寻找到一些机会,毕竟现在的我还是执法队长有权利调动总部的所有资源。”

  “我失败了,在查看总部的所有资料档案过程之中我并没有什么收获。”

  “生命倒计时:十个小时。”

  杨间此刻脸色很平静,看着人皮纸上的黑色字迹不断的出现,又不断的消失。

  很显然,这人皮纸是在给自己找一条生路。

  不过人皮纸还没有找到。

  “我找不到和公交车相匹对的灵异力量,这让我开始意识到了,我可能真的要死了,我开始放弃了寻找,决定在最后一个小时的时候躺进红色的棺材之中,虽然我不想那样做,但那或许是我唯一能活下去的方法。”

  “生命倒计时:五个小时。”

  “我开始整理东西,准备自己身后事,因为剩下的时间已经不足以让我去做什么了。”

  “生命倒计时:三个小时。”

  “在整理东西的过程之中我看见了一本笔记本,那是记录了我一生的东西,出于对往事的怀念,我翻开了笔记本,回忆着以前的种种经历……”

  “生命倒计时:两个小时。”

  “我翻看着笔记,在回忆以前的时候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出现在了脑海之中,严力。”

  “这个严力是我进入灵异圈结识的第一个朋友,但是他的下场却很惨,被人盯上,导致过度使用灵异力量而厉鬼复苏,最后一个人开车驶出了大昌市,最后在城郊一处高速公路旁翻车坠亡,现场到现在还残留着他死后厉鬼复苏所形成的血池。”

  “那处血池我前不久还去过,因为我需要用血池的灵异来清洗鬼剪刀上的诅咒。”

  “想到这里,突然一个想法从我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严力的鬼血不但能清洗鬼剪刀上的诅咒,似乎还能压制厉鬼,如果我能驾驭鬼血,是否可以帮我压制公交车的灵异?”

  “生命倒计时:一个小时。”

  “我的生命犹如风中残烛,已经所剩无多了,我现在很犹豫,是进入血池之中尝试着驾驭鬼血活命,还是躺进红色的棺材之中苟活呢?在一番思考之后,我还是来到了城郊的那一处猩红的血池旁。”

  “生命倒计时:三十分钟。”

  “我做出了选择,我决定驾驭鬼血,看看鬼血的灵异能否对抗灵异公交车,不过现在的我已经感觉到厉鬼即将复苏,我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了,我在安排好后事之后果断的跳入了血池之中。”

  “生命倒计时:0”

  “我叫杨间,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生死未卜。”

  人皮纸上的字迹到这里停了下来,没有了后续,而且无论再怎么翻看也没有新的内容浮现出来。

  很明显,人皮纸给出了方案,让杨间去尝试着驾驭鬼血。

  但是方案最后的结果连人皮纸都不知道。

  “跳进血池,驾驭鬼血?”杨间目光不由的闪烁起来。

  这一幕似曾相识。

  自己是在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场景?

  对了,是在岛国除灵社的时候。

  岛国的除灵社有一台灵异放映机,能将人最后死亡的那一刻场景播放出来。

  而杨间最后的死亡场景就是尸体漂浮在血池上。

  但是后来的预知当中,在血池的旁边还站着一个人,那个人是身穿红色嫁衣,戴着红色头盖的何月莲。

  “灵异放映机,预知画,以及人皮纸的方案。三种都指向了同一件事情,难道这就是我的命运?”杨间不由闭起了眼睛。

  他以前认为自己绝对不可能死在严力的血池当中。

  现在看来,预知似乎要成为现实了。

  因为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就只有三条路,吃中药等死,躺进棺材苟活,驾驭鬼血赌命。

  三个方案之中吃中药等死这个方案可以直接排除,杨间能选的要么是躺进棺材里苟活,要么就是驾驭鬼血赌命。

  以杨间的风格,他更倾向于后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