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电报78(1 / 2)

纷纷扰扰的周日在浓浓的鱼香中结束,新的一周却在一片忙碌中开始。

牛婶在知道老董家已经把东厢房腾出来后,主动要求坐镇东厢房,当晚连发两道懿旨。

韩梓北和牛振杰成为了运输队员,每天中午要去买各种材料,再运到新兴西巷。

老牛同志担子最重,除了本职电工之外,还要承担力工、钳工和木匠的活。

韩梓北不想让牛婶和老牛同志受累,好说歹说,才让牛婶收回成命,同意从青年服务点花钱雇了一男一女两个刚回城的知青帮忙,还请了一个半吊子木匠把门窗修了一遍。

老牛同志由苦工变成副监工,之前苦成包子的脸涨成了开花馒头。

五天时间眨眼而过,东厢房修缮一新。

韩梓北住的南屋和堂屋之间的间壁墙被打通,外屋的门被改成了一个窗户,成了一个封闭的厨房。

在这期间,韩梓西又来了一趟,带了不少锅碗瓢盆过来,还让冯全金托人从木器厂给韩梓北买了一张双人床。

韩梓北把两张铁床拆了,送到青年点焊成了上下铺,在四周围了一圈塑料窗帘,做成了一个简易的衣柜。

---

周六,九月份的最后一天,也是西二环路通车竣工的日子。

韩梓北结束了近一个月的演讲,老老实实地坐在办公桌前,听着远处的锣鼓喧天。

“韩梓北,谁是韩梓北,有你的电报!”

一个穿着绿色制服,背着一个帆布兜子的邮递员风风火火地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我是!”

韩梓北连忙站起来,走过去,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证。

“你可真成,我喊你那么多声。”

邮递员满头大汗,扫了一眼工作证,拿出一个大本夹子,在回执的空白处点了两下:“在这签字。”

“不好意思!外面太吵了,没听见!”

韩梓北掏出钢笔,一边签字一边看电报的内容。

电报上列着七组数字,数字旁是“岳辱吴伤速援秦”七个用油笔写的汉字。

“怎么了?”

老杨端着热气腾腾的搪瓷缸子凑到跟前,看了一眼电报上的内容,脸色跟着沉了下来。

“我同学出事了!”

韩梓北感觉脑子有点乱,几个字组合出无数信息,刺激着他的神经。

“那你赶紧去请假吧!”

老杨看着电报上又是辱,又是伤的,知道事情应该很严重。

“哦。”

韩梓北点了点头,却没有立刻去请假,而是坐在椅子上,皱着眉头盯着手上的电报。

脑子里浮现出原身和岳浣溪、吴静怡、秦爱民三人,高中二年的同窗时光,以及下乡一年间在劳动、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

其实,哪怕是深深扎根在原身记忆里的岳浣溪,与原身之间也没有过多的接触,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单相思的男生日积月累的爱慕之情。

要知道,在这个思想保守的年代,男女同学之间很少交流,俗称“划清男女界限”,其中还有不少女生对男生持有一种敌视的态度。

而老师和家长都非常认可这样的情况,甚至对这样的情况持鼓励态度。

课桌上的“三八”线,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原身和岳浣溪同窗两年,几乎没说过几句话。只是他们毕业后一起下乡,又分到了一个知青点,两人之间的接触才多了一些,但也仅限于很普通的日常交流。

至于原身所知道的关于岳浣溪家里的事,基本都是从韩梓西那里听说的。

相比之下,原身和吴静怡说的话,都比和岳浣溪说的多。

虽然关于吴静怡的记忆远没有岳浣溪的那么鲜活,但是吴静怡还是给原身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