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一条鞭法2491(1 / 2)

“还是接着说张居正的变法吧!治国就是治吏,这一点怎么着都没错,张居正的第一步也走对了,那之后呢?”

在群会议中商量完毕之后,这群皇帝们暂且停止了对新华的探究,由卫国国君李康将话题,又拉扯了回去。

“在军事方面,张居正任用良将镇守边关,在长城上面加修了三千多座敌台,用于抵御异族来犯,加强北方的防备。并且在边疆实行互市的政策,使得大明的马匹数量大增!

通过互市所得到的马匹数量多了,负责供给马匹的百姓也就减轻了负担,可以用银钱来替代马匹,这又让朝廷积蓄四百余万的金银。

互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稳住了大明朝的边疆,一般在中原王朝疲弱的时候,北方的异族就会来犯,张居正接手的大明,也就隆庆皇帝在位的几年,恢复了一点元气,这个时候,若是边疆若是战乱不止,那也别想做什么改革了!

通过互市,和他们保持贸易的往来,大体稳住了边疆的异族。”

“互市?看来朕要让人好好研究一下它的作用了,通过互市,就能够让周边国家安定下来,何乐而不为呢?”

再一次出现互市的字样,引起了大翊皇帝刘信的重视,在之前李鸿运也说到了互市可能造成资敌,但是在张居正这里,显然不是这样的!

“这都是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在其中的!若是感兴趣,以后有时间,这个倒是可以说说。”

“嗯?政治经济学?”

又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群聊中的皇帝们,默默地记下了这个名字。

这个时候,大魏太子安逸开口,问出了一個让李鸿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问题:

“那这张居正执政的时期,在军事方面的建树并不是很大喽,仅仅是稳住了边疆不乱,这也算是功劳?”

“这个等你以后继承皇位就知道了,能稳住国家不受战乱影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国力严重下降的明朝。”

最后是大燕皇帝周峰给李鸿运解了围。

而李康也有自己的分析:

“先是整顿吏治,这是推行新政的前提,也可以说是新政的一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真正推行政策的时候,做到上下一致,畅通无阻;

接着就是通过互市,来稳住边疆不做乱,若是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同样做不了事情。

寡人倒是对这张居正新政的核心内容,更加好奇了!”

卫国国君李康的这一番总结,也让皇帝们对于张居正接下来的施政,更加好奇。

与李鸿运所在的新华太祖不同,张居正的这些施政,这些皇帝们都能够理解,而正是因为理解,才能体悟其中的精妙之处,继而就是期待,若是张居正的新政,只有整顿吏治和巩固边防,那一定会对不起这个时候,群聊中皇帝们的期待。

虽然,光是整顿吏治,就已经让他们收获颇多。

而李鸿运接下来的话,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除了考成法,张居正的新政也将刀锋指向了赋税方面!”

“赋税?这可是一国之根本啊!”

大燕皇帝周峰眼中闪过一道凌厉的光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