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杨旗:我要学这个!2477(1 / 2)

若是从众建官员而少其权,这一个角度来看,宋朝可谓是将这一条策略用到了极致,不然最后也不会出现冗官的现象。

反过来说,正是宋朝冗官现象的严重,可以看出宋朝对于中央地方官员,有很多制衡和限制。

思路打开的李鸿运心中暗道:“下次得好好查查,分析一下其中的关系”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元朝时期行省在地理上的划分,也使得单个行省难以形成割据政权。”

“哦?元朝的行省是怎么划分的?”

“在元朝之前,进行地方行政区划分时,一般都是以山川地形的便利为划分原则,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山脉、河流作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天然疆界。”

“这个不是很正常么?我大魏的地方,也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来进行划分的啊!”大魏太子安逸有些不解,疑惑问道。

“我大夏也是一样,封地之间,也是多有山河相隔。”

大夏齐王丽云也是点了点头说道,同样不知道这样的划分有什么样的问题。

“向来都是这样划分地区的啊?你都说了,山脉、河流这些都是天然的疆界,难不成将山河相隔的两个地区,放在一起管理?”

何明一边思索,一边说道。

在大晋王朝的疆域内,地区的划分,也都有以山河为界的例子,所以李鸿运所说的这一点也很好理解。

但正是因为好理解,何明才不明白李鸿运为什么这般说,难不成这样的划分,还有错误不成?

然而几百年来,天下的地区划分,一直都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这也使得何明一时之间,陷入了“向来如此”的思维中。

“你就别打哑谜了,赶紧说元朝是怎么做的吧!”

大翊皇帝刘信催促说道。

“其你们说的都没错,包括子啊元代以前,华喜的地方划分,也是根据这样的原则,毕竟确实好处多多。

首先山川江河这样的天然疆界,划分地区的时候也会容易且明确。

其次因为有山脉、河流的阻隔,根据山川形便划分后每个地区,其文化风俗也会十分相似,这样也便于管理。”

李鸿运在说地形划分疆界优点的时候,群聊中的皇帝们都没有插嘴,静等着下文。

“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地方割据的便利之处呢?同一片地区,你自己方便管理了,地方势力也同样方便割据,特别是一些自成一系的地区。

拿华夏的疆域来说,长江以南和川蜀地区,就非常容易形成反抗中央的地方割据政权!

因为有天险相隔,即便是中央想要讨伐地方势力,也会因为这些天然的疆界,变得十分困难。”

“还能这样么?”

何明此时的心中,对于李鸿运的这一番言论,可以说是相当震撼!

不仅仅是何明,群聊中的皇帝们,经过李鸿运这么一说,也都反应了过来!

纷纷在各自的心中,盘算着自家江山内的地区划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