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我诊断你的痛处,却找到自己的伤37(1 / 2)

  他的研究方向是中英戏剧文化比较研究,已经偏离近几年的热门了。

  本着观摩学术大佬的拳拳求知之心,闻笛点进一篇《摩尔人:奥赛罗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种族重塑》,大致浏览一遍,释然了。

  就算他蹭热门,也写不出这么精妙的文章。

  他退出Shakespeare Quarterly的网站,开始看Asian Theatre Journal上的几篇参考文献。最近他正在构思一篇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戏剧跨文化改编的对比研究,中午吃完饭,坐在硬板凳上敏思苦想,敲敲打打,一下午写了不到五百个字。吃晚饭的时候,脑子里转着新写的部分,怎么想怎么觉得逻辑不通,晚上又把那五百字全删了。

  回想这几天,不算注释,平均每天也就写一千字,还被反复修稿修掉了一小半。因为进展迟缓陷入消极状态,因为消极状态进展更迟缓,再加上导师放养,自己孤立无援,闻笛悲从中来,想起了前几天跳楼的化学系博士。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去操场上跑两圈,看看运动能不能给死亡的脑细胞带来新生。

  走出老馆大门,他打了个激灵,裹紧身上的羽绒服,慢慢跑向东北门旁边的操场。

  也许是T大苛刻的体测要求,操场上夜跑的学生很多,带着耳机、三三两两呼着白气。操场中间的草坪上是浓情蜜意的情侣,大冷的天,假草都坠着冰碴,竟然也坐得下去。

  闻笛看着刚迈进成年世界的年轻面庞,颇为艳羡。本科虽然谈着恋爱,一直异地,没机会坐在操场上看星星。现在虽然有心仪的对象,这样无忧无虑的时光却再也回不去了。

  他把包存在操场角落的储物柜里,沿着里圈慢跑。他不常运动,偶尔跑一次,微微出汗,有种打通筋脉的舒畅感。

  冷气加上血液激荡,某个瞬间,脑中闪过一道火花,就像突然拨出了乱麻的线头,思绪剥丝抽茧般解开。他正欣喜地理清线索,蓦然在操场边看见了熟悉的身影。

  还是那副醒目装束——长发披肩,随机染成彩虹中的一个颜色,即使在夜色中也令人目眩。零下不穿羽绒服,大衣长靴,手上带着银光闪闪的戒指。

  闻笛每次看到他,都怀疑他想变成发光的水母。

  “蒋南泽!”身子骨活络了,叫喊声都格外嘹亮,“你怎么会在这儿?”

  借着路灯隐约的光,闻笛看见被叫到的老同学身子一僵。

  看这反应,必有隐情。

  “你回国了?”闻笛走上前问,“什么时候回的?”

  “就最近。”蒋南泽把手插在兜里。随时体面似乎是富家子弟的操守,零下也要咬牙死扛,拒绝秋裤,闻笛替他们哆嗦。

  “现在不是国外的假期吧,”闻笛说,“离圣诞还有很久呢。”

  蒋南泽眯了眯眼:“我跟导师请假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