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23)183(1 / 2)

  【起义的头领原名叫叶梅利扬·普加乔夫,曾是一名哥萨克骑兵,也是一名逃兵,不过也有说法他是被军队解雇。】

  “可耻!”伊丽莎白恨声道。

  不管是逃兵还是被解雇,都说明这个普加乔夫德行有问题。

  对于这样一个品行有问题,又掀起了叛乱,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对土耳其战争的人,伊丽莎白自然不会有好印象,一句“可耻”都是骂轻了。

  【普加乔夫打着自己是“彼得三世”的名号发动了起义。十年前彼得三世死的时候,帕宁大概就料到有这一天。帕宁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预感,也是俄罗斯的老传统,大家都没有忘记伊凡雷帝死后,俄罗斯冒出来的伪德米特里给俄罗斯造成的动荡,还有彼得大帝死后,时不时冒出的伪彼得二世和伊凡六世。有这样的“传统”在,帕宁当时就劝说叶卡捷琳娜将彼得的尸体“展示”出来,免得以后有人打着彼得的旗号叛乱。】

  【叶卡捷琳娜接受了帕宁的建议,但还是没有防止事情的发生,普加乔夫的说辞真的有人信,而且还不少。】

  【主要是当时的社会矛盾已经积累到一定的地步。1771年时,莫斯科爆发了鼠疫,因为对瘟疫的恐惧和防疫政策的不理解,首都还发生了暴动。虽然最后瘟疫被控制住,但莫斯科损失了大量人口,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力有所下降。在加上持续几年的俄土战争加重了底层人民身上的赋税,叶卡捷琳娜虽然同情农奴,但她的改革却丝毫没有改善农奴的处境,因为她对贵族的大肆赏赐,反而有更多土地上的农民变成农奴。贵族、地主、企业主对农奴日复一日的压迫下,上层阶级和底层人民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在普加乔夫提出解放农奴的口号时,得到了底层人民的热情响应。】

  【叛乱席卷广大地区了奥伦堡边区,乌拉尔、乌拉尔山区、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参与叛乱的有农民、亚伊克哥萨克、逃亡士兵、鞑靼人,哈萨克人、卡尔梅克人和乌拉尔各厂矿工人。】(注1)

  【因为规模庞大,人员众多,叶卡捷琳娜曾一度认为起义背后有外国势力支持,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和之后,还屡次派人深入调查,想要证明的确有其他国家参与其中,结果证明,这确实是俄罗斯人民自发的行动。】

  说到这里,之前为俄罗斯崛起而心烦意乱的大使们不免有些幸灾乐祸了。

  人群背后,已经苏醒的波兰大使也露出笑容。俄罗斯不好过,他就开心了。

  可惜波兰没有实力,否则这场叛乱说不定是拯救波兰的最好时机。

  想到这里,波兰大使的神色又暗淡下去。

  【因为大部分兵力被牵扯在厎土耳其的战争中,国内抽不出足够人手镇压普加乔夫起义。1773年10月和11月的两次对战中,军队都被起义军击溃。起义军所经之处,得到自由的农奴和农民们对欺压他们的贵族、地主发起了血腥报复。起义期间,约有16000名贵族及其亲属遭到虐杀,割喉、吊死都是轻的,大卸八块、烧死也屡见不鲜。】

  “这些该死的贱民!”

  贵族们骂声不迭,他们选择性忽略了欺压这个词,只听到了起义军的残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