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21)(1 / 2)

  “你不会找农奴吗?”

  “给他们钱,不论死活,都有赏钱,自然有人愿意,如果还不行,就承诺试验后放他们自由。”

  “是。”见无法推拒,莱斯托克只能领命,不过他打定主意将这事交给其他人去办。

  伊丽莎白不关心莱斯托克的心思,她只要结果就行了。试验成功以后首先就给彼得接种。

  见伊丽莎白有了行动,各国大使们也放下心来,他们只需要等俄罗斯的结果就行了。

  不过之后也需要送信给各自的君主,万一俄罗斯这边实验得比较慢呢?保险起见,多做点准备总没错。

  【除了医疗方面的改革,叶卡捷琳娜还致力于推广教育,同样将学校建设到每个省、市,并且创建了一所女子学校,鼓励女性接受教育。】

  【不过在立法方面,叶卡捷琳娜的尝试就不太成功,但也没有像解放农奴一样彻底失败。】

  【从1765年开始,叶卡捷琳娜致力于修改俄罗斯的法律。俄罗斯当时使用的律法还是1649年实行的,已经不再适用。为此,叶卡捷琳娜亲自伏案,历时两年半编纂了一部《训谕》,整部《训谕》完全出自她本人之手。】

  【这部法典相当冗长,里面的内容颇为繁杂,有不少都是直接摘抄自叶卡捷琳娜早年间读过的和启蒙思想有关的文章,但里面不乏许多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

  【比如对酷刑的批判,反对以言获罪。较为宽松的言论氛围和叶卡捷琳娜后来放开对私人出版许可的限制,都使俄罗斯的文化、出版、启蒙思想的思潮得到了广泛进步。】

  【同时社会上还兴起了一股批判思潮,甚至涌现出鼓吹废除农奴制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一些还获得过由女皇下令成立的自由经济学会颁发的奖项。虽然最终,这些作品并没有对解放农奴做出过贡献,但它侧面反映出当时言论自由的氛围。】

  俄罗斯人对此没什么反应,倒是各国大使不由点头,这和他们崇尚的思想一致。

  【叶卡捷琳娜将辛苦撰写的《训谕》提交给了议会和贵族,双方将其中不可接受的内容删减四分之三后最终定稿,删减后的版本被印刷出版,发往欧洲。】

  【《训谕》甫一面世,其内容就被大加赞赏。各种赞誉有多少是因其女皇身份而得到的无法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里面的内容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并且某些观点可能相当超前,因为这本书在法国被列为了禁书。】

  啊?

  众人忍不住露出讶异的神情。

  虽然不想承认,但无可否认的是法国文化对整个欧洲大陆的影响。

  除了拉丁语外,法语大概是在欧洲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了。法国几乎是文明的象征。在场的所有大使中,敢说自己没有接触过法国文化的几乎没有。

  一本记录了开明思想的书被法国禁止了,实在是有点像冷笑话,也是对《训谕》内容最好的证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