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7)150(1 / 2)

  【除了不合适的军事训练外,彼得也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由于身负两国王室血统,他一开始是在混乱的瑞典和俄罗斯教育体系冲突中成长的。卡尔·腓特烈没有关心过他的文化教育,服侍他的人大约是拿不准彼得在哪边更有胜算,所以两边的内容都让他学。彼得头脑平庸,在加上年纪小认知有限的,轮番教学的结果就是彼得两边都没学成,而且很可能就此产生了厌学情绪。】

  【几年之后,彼得十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他更深的噩梦开始了。名义上的监护人阿道夫·腓特烈是个万事不管的懒汉,彼得的教育训练工作被他父亲手下的元帅布鲁默接手。】

  【布鲁默相当暴虐,他的对彼得的训练还要更过分、更恶劣。跪豆子的体罚、不如意就用马鞭抽打、饿肚子、脖子上挂着驴牌供士兵嘲笑取乐都是他“教育”彼得的手段,从生理到心理给了彼得全方位打击。】

  【在伊丽莎白将彼得接到俄罗斯的时候,他乖戾、无知、敌视俄罗斯的缘由大约就是童年的经历造成的。】

  【到达俄罗斯的彼得处境有变好吗?有,也没有。】

  【第一次见到彼得的伊丽莎白对彼得的无知和幼稚大感惊异。王储不能像彼得一样对许多事一无所知,所以她给彼得找了个老师——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的院长史泰林。】

  【彼得终于迎来了一个像样的老师。史泰林很懂因材施教,他非常注意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彼得坐不住,他想方设法引导彼得学习,恨不得拿他当两三岁的宝宝对待,但彼得就是学不进去,童年的教育已经在他骨子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尤其阻碍彼得学习的一点是布鲁默跟随他一起来到了俄罗斯,他依然是彼得心里的阴影。】

  【据史泰林的记述,布鲁默仍然对大公动辄威胁甚至动手。有一次他对彼得拳打脚踢的时候,史泰林不得不冲出去制止布鲁默的行为。】

  【对于布鲁默的嚣张行径,伊丽莎白全无反应,她既没有将人赶走,也没有给布鲁默施加任何压力和警告,就让他这么待在彼得身边时刻威胁他。】

  【我们不对伊丽莎白这种漠视行为背后的动机加以揣测,但彼得确实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来越乖戾。】

  伊丽莎白摩挲手中的权杖,宾客们默默对视一眼:还好彼得大公被请出去了。

  聪明人立刻就能明白女皇的动机,无非是不想一个聪明、果断有主见的继承人威胁到她的权力。

  大公的无知对女皇来说才是理想状态。

  至于为什么还要请老师,他们就不太清楚了。也许是为了做做样子,也许是割舍不掉对安娜公主的感情,不自觉又心软了一点。

  伊丽莎白面无表情地任由他人揣测。

  她具体是什么想法,只有她自己和天知道。

  索菲娅默默缩小了自己的存在感,她再一次明确意识到女皇埋藏在亲切外表下令人恐惧的一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