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后续(2)121(1 / 2)

  说实话,丁特维尔的精神状态确实不太好,他悲观、厌烦、忧郁,都是因为在英格兰宫廷任职期间目睹了亨利八世的疯狂行为。

  在神迹出现之前,英格兰宫廷气氛已经紧绷到了极点,这里就像一座疯人院,英格兰从君主到贵族们已经没有几个正常人。

  权力之争,宗教改革,吞噬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危险而紧张的氛围让丁特维尔时刻都想逃离。

  他难以想象日后的法国宫廷也会变成这样。

  法国特使复又坐下,重新拿起羽毛笔:“大使阁下,我们要做的是将消息递给陛下,至于陛下如何决策,我们可以给予意见,但不能左右陛下的决定。”

  他能理解丁特维尔的想法,但在索利埃看来,弗朗索瓦一世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君主,为了对抗西班牙,他敢跟奥斯曼帝国建立邦交,奥斯曼帝国比英格兰还要异端。

  与其等到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陛下大概宁愿亲自着手改革事宜。

  丁特维尔没有再说话,默默拿过信纸,帮自己的前辈寻找错漏。

  法国特使和丁特维尔谈话的时候,查理五世的特使在奋笔疾书。

  他眉头紧皱,眉间聚集起深刻的摺痕。

  信纸上显得狂乱的笔迹昭示着他不平静的内心。

  最初,神迹降临英格兰让天主教世界颇受打击。但神迹并没有说英格兰君主什么好话,而且时有戏谑就让陛下和教皇都松了口气。

  这里面颇有值得说道的地方。

  英格兰可以当神迹是上帝的眷顾,上帝认同了亨利八世的改革,所以降下神迹,以此打击天主教和教皇的权威。但对天主教世界来说,也可以利用神迹述说的内容表明上帝不认同亨利八世的改革,才用这种方法揭露改革后英格兰混乱的困境,启示英格兰君主尽快回归正途。

  两方皆在舆论造势,但时间太短,这股浪潮还没有起来。

  直到今天,有关于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的一切呈现在众人眼前,改革之火恐怕没有那么容易熄灭了。

  同为女性君主,伊丽莎白和玛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伊丽莎白得到了神迹的认可,祂称她是英格兰最重要的君主之一,她打败了无敌舰队,虽然有失败的远征,但西班牙仍然就此衰落,新教改革在最后席卷欧洲。

  还有被不知是否被人遗忘的,英格兰在另一位女性君主手中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事。

  给查理五世特使沉重一击的是他没能成功供奉礼物,换取神迹的回应。

  神迹只认可了英格兰的王室和王室相关成员,这无疑在表明祂的偏向。

  他如实将这些写在信中告知皇帝陛下,也不知道教皇和陛下该如何选择?是否还要继续维护天主教的权威?

  查理五世的特使没有注意到他在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的信仰已经在动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