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三姐弟三国王(10)102(1 / 2)

  众人不由打起精神,想听听这位女王是怎么操作的?

  【伊丽莎白首先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腓力的求婚。西班牙的大使为她带来了腓力的提亲意愿,并暗示伊丽莎白能够上位有腓力的支持,两国之间应该再次结盟。伊丽莎白心里知道西班牙大使是在鬼扯,她能登基靠得是亨利八世的遗嘱和玛丽的指定,还有人民的拥戴,跟西班牙没有任何关系。大约唯一的关系就是腓力自己没有以玛丽丈夫的名义索求英格兰王位,但这跟支持伊丽莎白关系不大。因为他自己也害怕如果自己索求王位,法国更有借口借苏格兰玛丽的名义出兵英格兰,与其便宜法国,不如按兵不动。】

  【彼时法国和西班牙还没有结束意大利战争,双方仍在僵持,腓力放弃争王位,但不表示不想拖住英格兰这个盟友。】

  【伊丽莎白根本不想答应这场求婚,她更不想结婚。先不说亨利八世带给她的阴影,玛丽的前车之鉴伊丽莎白再清楚不过了。】

  【伊丽莎白自己后来表明过她当时的想法:她的婚姻很难让所有人满意。同外国君主结婚,不可避免会搅入国际局势,同时也要小心英格兰会沦为附庸,玛丽的婚姻就是一个危险的例子。而同国内贵族结婚,选谁都不合适,这会搅乱贵族势力,让国内贵族为了权势争斗。另一方面就是她的丈夫势必会是天主教或者新教一员,选谁都会让另一方派别不满,再次挑起宗教矛盾。】

  【虽然不想答应求婚,伊丽莎白却没有明确表示拒绝,这个时候她不能在和法国敌对的情况下再将西班牙推走,她采用了拖字诀。拖延,也是伊丽莎白执政过程中的鲜明特色,对于她不认可的方案和政策她一般不明确反对,就是拖着,直到拖到时机过去或者政策被遗忘。】

  亨利八世若有所思,拖延......

  他以前怎么没有想到这样的办法?也许以后可以试一试。

  如果廷臣们知道亨利八世的想法,大概会告诉他:陛下,你这辈子都学不会这种方法。

  性格不同,执政方式自然也会不同。

  小时候的成长环境让伊丽莎白善于忍耐,同样的境况要是换成亨利八世,大概会暴跳如雷后将廷臣骂得狗血淋头,并强制执行让自己满意的方案,完全不管后果。

  【对腓力的结婚请求一拖就拖到了1559年4月,法国和西班牙都没有钱再维持战争,双方加上英格兰一起签订了一份合约,最终终结陆续维持了六十多年的意大利战争。】

  【这份合约即《卡托-康布雷齐合约》。在英法方面,仅做了对加莱的规定:法国以50万埃居的价格分八年赎回加莱地区。】(注3)

  【而在法国和西班牙部分的规定中,法国吃了大亏。法国放弃了意大利战争中的绝大部分成果,仅保留了洛林和都灵的部分教区和要塞。西班牙收回了意大利山麓和萨伏伊公国。合约中还附加两项婚姻安排,法王亨利二世之妹和女儿分别嫁给萨伏依公爵和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注4)

  听到此处,法国特使大惊失色,怎么会这样?

  查理五世的特使则喜形于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