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安妮·博林(7)27(1 / 2)

  【不过最后一点才是他无法接受亨利八世离婚主张的原因——亨利八世为了离婚的做法和他的信仰背道而驰了。】

  【1531年,克莱芒七世又一次驳回了亨利八世的离婚请求。此时安妮·博林已经开始频繁出现在宫廷和民众面前,她俨然已经成为宫廷的女主人,哪怕王后依然在位。】

  【而真正的王后凯瑟琳被亨利八世逐出宫廷,且被禁止与女儿玛丽见面,除非她同意离婚。】

  【面对亨利八世的步步紧逼和各种羞辱手段,凯瑟琳咬紧牙关不愿松口。离婚案迟迟得不到进展,屡次被教皇驳回申请的亨利八世忍无可忍,开始寻求另外的出路。】

  【他先是向各大院校学者征询离婚意见,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便开始思考怎么能绕过教皇和教廷解决这桩案子。这时候,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新教的思想不可避免传入英格兰。早年间,亨利八世怒斥新教思想,写书怒喷马丁·路德,因此被教皇封为“信仰捍卫者”,现在,他摇身一变,从新教理论中发现了光明的前路,转而支持新教。所谓风水轮流转,不过如此。】

  亨利八世脸上一阵抽动,似怒似笑。

  【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之前掌权的沃尔西虽然是教廷亲封的枢机主教、罗马教廷使者,甚至在亨利八世支持下有意争取教皇之位,但他本人对待新教思想和新教徒有一种诡异的宽容态度,只要不闹到他面前,沃尔西对于流传在民众中的新教书籍和秘密活动都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与之相反的是新任掌玺大臣托马斯·莫尔。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同时也是坚定的天主教徒。在他的观念里,他可以同情那些因为亨利八世发动战争而死去的人,也可以同情因为圈地运动流离失所的农民,但不能接受有人冲击天主教的信仰。他知道教廷确实有弊端,但认为这些可以靠教廷内部改革解决,而不是由一群异教徒发起所谓的改革。当亨利八世的信仰转变时,注定了他和托马斯·莫尔会分道扬镳。】

  亨利八世冷哼一声,他已经冷静下来。

  托马斯·莫尔不过是他的廷臣,他可以与他为友,提拔他进入宫廷,也可以将他打入深渊。如果不能为自己所用,那就最好老实一点,否则他只好送他去死了。

  【本身就同情凯瑟琳王后的托马斯·莫尔在发现亨利八世信仰动摇后更加消极怠工。】

  【而发现了新道路的亨利八世则大喜过望,更加肆无忌惮,对安妮·博林的宠爱变本加厉。】

  【1532年9月,亨利八世封安妮·博林为彭布罗克女侯爵,这个爵位极具象征意义,它的上一任拥有者是亨利七世的叔叔贾斯珀·都铎,贾斯珀·都铎为亨利七世的称王之路立下过汗马功劳。】

  【除了爵位,亨利八世还另外拨给安妮·博林一笔约1400英镑的年金,以维持她的日常生活开销。到此时,安妮·博林在宫廷中的地位已经仅次于国王、私生子和玛丽之后,甚至比亨利八世的姐妹还要高。】

  【封爵后不久,安妮·博林如同一个真正的妻子一般陪同亨利八世在加来会晤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为了此次会面,亨利八世强制收回了凯瑟琳的王室珠宝转赠给安妮·博林撑场面。】

  【会晤过程中,弗朗索瓦一世在两人的请求下表示会暗中支持他们的婚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