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女巫的怨灵(求追读)64(1 / 2)

罗夏和艾蒂退出凯尔的梦境,连续探查四场梦境,精神消耗很大,两人都很疲惫,同时又很兴奋。

随着谜团渐渐解开,愈发强烈的好奇心促使罗夏和艾蒂不顾精神疲劳,继续追查真相。

两人走出帐篷,来到梦中的墓园。

被泥石流掩埋的村落废墟中,耸立着一座纪念碑,上面雕刻着所有遇难者的名字。

罗夏之前曾在村长的引领下参观此地,于梦中故地重游,看到更多现实中肉眼不可察觉的细节。

成群结队的黑色虚影,围绕苍白的石碑,在废墟中漫无目的的徘徊游走,仿佛正在集体梦游。

这些黑色虚影,就是灾害遇难者的鬼魂。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死者鬼魂所处的状态的确类似“梦游”,循着记忆在生前留恋的地方徘徊,永远生活在回忆当中。

在虚伪之境,区分亡魂和生者梦境投影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看它会不会动。

通常来说,生者的梦境投影只会出现在入睡或者梦见的地方,亡者魂灵才会四处游荡,寻找永远无法抵达的安息之地。

当然,这条规则也有例外。

来到虚伪之境的猎梦师和梦魇,明明还活着,也能像鬼魂似的游荡。

比如此刻的罗夏和艾蒂,混入鬼魂游行队伍,暗中寻找玛琳的身影。

时隔不久,两人就发现了目标。

靠近山边的地方,一条黑色身影远离其他鬼魂,独自在玛琳的祖屋废墟中徘徊。

时不时扭动脖颈,双手推向前方,似乎在奋力挣扎,想摆脱并不存在的枷锁。

罗夏靠近观察,发觉这条鬼魂类似梦境投影,也是由无数条象征梦境的虚影构成。

包括数以千计的灰色旧梦,以及最显眼的黑色身影,那是她生前最后的记忆缩影,维持着临终时的形态:

披头散发,赤身裸体,依稀可见生前傲人的身材。

朦胧的面孔,五官扭曲狰狞,表情显得既痛苦又愤怒。

最让罗夏印象深刻的是她的眼眸,仿佛有两团火苗在眼窝中燃烧,散发出苍白、冰冷却又异常炽烈的光芒。

只是远远的与那两团灵魂之火对视,罗夏就感到眼球灼痛,浑身发冷,直打寒颤。

这种感觉很奇怪,明明很冷,却又清晰体会到烫伤的痛苦。

“当心!”

艾蒂突然拉住他的手,强迫男友避开鬼魂玛琳的目光。

“那女人的鬼魂变成了怨灵,浑身充满浓烈的负能量,活人与她接触,哪怕只是隔空对视,也会不知不觉间被吸走生命力。”

艾蒂压低嗓音,告诉罗夏如何分辨正常的鬼魂和怨灵。

“相比寿终正寝的人,横死者的鬼魂往往心存怨念,并且将怨恨转化成了负能量,所以眼中的灵魂之火更为炽烈,如同黑夜中的苍白烛光。”

“正常死亡的人,通常不会留存临终记忆,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怨灵却会牢记临终记忆,对害死自己的人或事耿耿于怀,怨念深重,猎梦师可以读取怨灵的临终记忆,如同解读梦境。”

“托梦对怨灵同样适用,精神力越强的猎梦师,可以向怨灵提出的问题就越多,追溯的记忆越久远,这就是‘托梦通灵术’!”

“你要用这种方法跟玛琳的鬼魂通灵吗?”罗夏紧握她的手,“我听马洛大叔说,尝试和怨灵通灵是很危险的事,搞不好就会遭到反噬,你可要考虑清楚!”

“呵呵!侦探大叔这话当然没错,然而我可不是普通的猎梦师!”侯爵小姐一脸骄傲。

“别忘了,我不只是猎梦师,还是高阶安眠使者!承蒙圣母眷顾,我们安眠使者不光擅长对付梦魇,抓鬼驱灵也是拿手好戏!”

“除了期待你大显身手,我还能帮你做些什么?”罗夏问。

“你身上带着圣水吗?”

“储物袋里有,就是按照你教我的方法调制的。”

“好极了!现在你拿出一瓶圣水,环绕玛琳的怨灵浇在地上,形成一个圣水圈。”

“在圣水彻底蒸发之前,怨灵无法离开,同时也能阻止其他不相干的鬼魂闯进圈内,干扰通灵仪式。”

罗夏按照她的指点,从储物袋里掏出一瓶圣水,拧开盖子,浇在地上。

最初,玛琳的怨灵对他视而不见,自顾自的徘徊。

直到触碰圣水在地面淋湿的痕迹,身上突然冒出银色火苗,触电般缩了回去。

怨灵仿佛受到强烈刺激,双手撕扯头发,发出狂怒的尖叫。

这叫声是如此刺耳,恐怖到难以形容。

罗夏感觉像是两把锉刀,正在往自己的耳朵眼里钻,疯狂搅和脑浆,头痛欲裂!

这时,艾蒂高举安眠圣徽,庄严祷告:

“吾主在上!仁慈的圣母啊,请垂怜这可怜的灵魂,抚平她心中的怨恨与悲伤!”

圣徽正对怨灵的一侧,上面雕刻的“垂眸之月”,突然睁开眼睛,散发出银色光芒,蕴含着威严而神圣的能量!

发狂的怨灵受到圣光照耀,立刻安静下来,瑟瑟发抖,似乎很害怕的样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