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虚伪之境(求追读)41(1 / 2)

梦中的安眠修道院,宛如一张褪色的老照片。

罗夏和马洛并肩站在宿舍窗前,遥望窗外的庭院。

庭院中晃动的人影,每一条都模糊不清,仿佛像素太低并且丢了帧。

马洛点上烟斗,向初临梦界的年轻人介绍这里的环境。

“梦界由浅到深,分为若干个层面,我们目前所处的层面叫做‘虚伪之境’。”

“虚伪之境,是人们在睡梦中最容易抵达的层面。”

“人们在这里可以保持逻辑思维和理性,甚至还能意识到自己身处梦中,所以在虚伪之境做的梦,也被称为‘清明梦’。”

“比虚伪之境更深一层的是‘阴暗之境’。”

“抵达这里的做梦者,理性开始瓦解,梦境折射出更多的无意识状态,剥离虚伪的面具,直面内心最阴暗的情结。”

“成为猎梦师所必须通过的心魔考验,就发生在阴暗之境。”

“比阴暗之境更深的层面叫做‘荒诞之境’。”

“个体的意识和无意识在荒诞之境退居次要地位,这里是群体无意识的投影,万物众生的梦境,都能在荒诞之境找到原型。”

“荒诞之境是梦魇的发源地,梦魇一族在这里诞生,渗透到阴暗之境和虚伪之境,进而以做梦者为载体,入侵物质世界。”

为了让罗夏更好的理解梦界各个层面之间的关系,马洛打了一个比方。

“你现在想象一座火山岛,随着潮起潮落,岛上洼地时而被海水淹没,时而显露出来,高耸的火山锥,总是处于海面之上。”

“虚伪之境,好比岛上的火山;随着潮水时而显露时而被淹没的洼地就是阴暗之境;荒诞之境,则是藏在水面下的海床。”

这个比喻很形象,罗夏已经理解梦界的构造,但他还有一个疑问。

“马洛大叔,还有没有比荒诞之境更深的层面?”

马洛深深抽了一口烟斗,缓缓吐出烟圈。

“比荒诞之境更深的层面,据说叫做‘真实之境’,也被称为‘实在界’。”

“我从来没有抵达过那个层面,也不敢确定,是否真的存在一个所谓的真实之境。”

罗夏点了下头,望向窗外的庭院。

从天空、树木到建筑物,眼前所见的景物只有灰、白、黑三种颜色,单调中透出令人心情压抑的气氛。

“大叔,梦里没有更丰富的颜色吗?”

“我们此刻所处的虚伪之境,只有黑、白和灰色,更深层的阴暗之境和荒诞之境,色彩甚至比现实世界更丰富,但也更危险。”

马洛拿烟斗指向窗外,让罗夏观察对面房间里的人影。

罗夏很快就发现,那些模糊的人影,其实是由众多虚影重叠而成。

每条虚影都是做梦者在过往的某个时间点在梦界留下的投影,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虚影的体型不尽相同。

从最小的婴儿形态,到稍大的童年形态,强壮的青年形态,衰弱的老年形态……

做梦者在一生中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自身形象,投射到虚伪之境并且重叠起来,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一生。

重叠在一起的虚影,大多是灰色和黑色,只有极少数是白色。

“在虚伪之境,灰色虚影对应旧梦,年代越久色泽越深,完全变成黑色,表明做梦者已经死了,亡魂来到梦界,与自己一生中所有的旧梦融合,永远生活在回忆当中。”马洛轻声说。

“白色投影代表什么?”罗夏问。

“代表此时此刻,正在修道院中入睡的人的梦境。”

“那么梦魇呢?”罗夏接着问,“他们看起来与普通的梦境投影有什么区别?”

“梦魇没有固定形体,当他们来到虚伪之境狩猎,总会给自己套上一层人格面具,外表看起来与人类的梦境投影差不多,所以我们得当心一点,别被披着人皮的梦魇给骗了。”

“不同类型的投影,解梦的难度也不同。”

“解析生者遗失的旧梦,难度最低。”

“正在做梦的人,窥探难度比较大,需要穿透对方发乎本能、自我保护的意志防线。”

“为已死之人解梦,俗称‘通灵’,难度取决于死者临终前的心态。”

“寿终正寝者,心态平和,解梦较易。”

“死于非命者,心存怨恨,甚至化作怨灵,解梦风险极大,一不小心就会遭受反噬,害死自己。”

听了马洛的介绍,罗夏转身望向屋内。

他和马洛此刻所在的房间,就是伊如兰的宿舍在梦界的投影,沙发、书架和床铺的布局,与现实中的一模一样,只不过色彩显得更单调。

苍白的床上,隐约可见少女灰蒙蒙的身影。

背朝房门,侧卧在床上,似乎正在沉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