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手快有,手慢无44(1 / 2)

中午吃饭的时候,邵武又顾不上吃饭,直接就跑到了两三条胡同外的利民汽水厂。

这个厂在他记忆中很熟悉,应该是原来一个比较破旧的三进四合院。

不过除了院子里打圈儿的房屋之外,早就没了四合院的格局,而是成了一个标准的小街道办工厂小院子。

原来他记忆中,在百花胡同这儿,小时候喝的汽水可不是什么北冰洋,都是利民汽水厂的汽水。

不过这儿生产的汽水太简单粗暴,没什么口味可言。邵武估计,他们顶多是用糖精弄点食用色素,再加上香精调成味道而已。当然了,现在大多数汽水都是这样做的,不过你总得把比例调整好吧。

所以,这儿产的利民汽水别说跟北冰洋比,就是跟他现在在北戴河沙滩上卖的橘子味冰水都没法比。

邵武在北戴河卖的橘子味冰水,虽然不是如同北冰洋一样,里边真用了橘子汁,但是配比这种饮料的配方,跟当初在广州宾馆里喝到的冰水也不是一个味道,纯粹是他自己调出来的。

其实,大多数汽水饮料真没什么科技可言,最主要的是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的生产线。这决定了你的产量和利润。

味道和口感,只要你舍得放东西,慢慢调都不会差。可以说口味由背后的香精决定,采用什么样的香精比例搭配是什么样,就产生什么味道。

就拿北冰洋汽水来说,它里面当然含了少量的橘子汁和桔油,影响了它的口感和味道,但是主要还是香精、合成甜味剂和色素在对口感产生影响。

可以说,事实上北冰洋的配料秘诀不在于原料上,而是在于搭配的比例。

再说了,邵武还有一个绝活呢,他可是会做粒粒橙汽水,当年还靠这个手艺在直播上聚了不少粉丝呢。

您别以为,粒粒橙汽水就是后来那种成瓶的名牌果粒橙的专利。其实早在八九十年代,好多国内的汽水厂都会生产这东西,而且并不是什么难做的事情。

恰恰巧了,穿越前邵武父母在乡镇里开过一个汽水厂,就生产过自己调的粒粒橙。记忆很深刻的是她的甜度偏高,肯定不符合后来的养生潮流,但是绝对符合80年代的口感要求。

当时那个小厂工具设备很简陋,基本上靠手工,做出来的粒粒橙汽水,不单喝起来味道不错,而且也能做到汽水里边橘子瓣儿颗粒饱满,均匀悬浮。

那种汽水好喝,但产量不高,在当时他们老家那里还曾经风靡过一段时间。

可惜,很快也被大牌子饮料给干掉了。

那个时候会被大牌的饮料干掉,没发展起来,不代表80年干不成呀。

最起码能当成一个起步的特色项目吧。

邵武在利民汽水厂门口探头探脑的往院里瞅。

大门旁的小屋突然门被推开,一个摇着蒲扇的大爷笑呵呵的走了出来,“邵武,你小子在这鬼头鬼脑的看什么呢?”

还是个熟人。“哎哟。宁大爷,还是您老人家在这看门啊?你这岗位坚持的时间可够长的。”

邵武印象中打他记事儿起,宁大爷就在这看门,没想到直到现在还是他。当年他是中年大叔,现在头发白了。

本来脸上笑呵呵的宁大爷,摇的飞快的蒲扇停下了来,脸上笑容也僵住了,口中长长叹了口气,“哎,……。”

邵武看着宁大爷突然低落的情绪,再联系收购站孙大姐说的话,很快就明白这老头是为啥伤心了。

不过,今儿邵武过来就是了解情况的,而不是来给谁心灵疗伤,所以明知道宁大爷心情不高兴,他还得问,“宁大爷,我怎么瞅着咱厂里不热闹呀?按说夏天不是正是旺季,该是红红火火的时候,我咋跑了几道街没找见卖咱利民汽水的商店呀?”

他刚才顺路,还真拐到商店里看了看,结果守着汽水厂都没人卖利民汽水,所以他判断,这厂说不定已经停产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