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王安石变法(2 / 2)

后世封建王朝说王安石打击异己。可是一项改革,如果朝廷中央都意见不统一,如何的推行下去?除了心怀天下苍生的王安石,又有谁会革自己的命?王安石没有迫害持反对意见者,只是将他们从中央下放到地方。

一次宋神宗和宋朝名臣文彦博的对话,道出了变法为什么困难重重。史书上记载: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我们熟知的天才苏轼开始也是反对变法的。苏轼写文章是天才,但是论实干他排不上,最起码比起王安石来只能望其项背。

苏轼曾写了一篇《上神宗皇帝书》给宋神宗来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轼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的写了八千多字,连变法的条例都没有搞清楚,就对着王安石一顿狂喷。

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的一句话,也许能代表大多数官僚反对变法的原因,文中苏轼写道:“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官于四方者,用力之馀,亦欲取乐,此人之至情也。若雕弊太甚,厨传萧然,则似危邦之陋风,恐非太平之盛观。”

在所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中,最让王安石感到头疼的就是年轻时认识的司马光。赵旋对司马光的为人没有非议,认为司马光就是一个泥古守旧的腐儒,编写史书是最适合他的。

关于变法的利弊,司马光应该抽空走到民间去调查一下,了解一下一手资料再做出评论。可是在变法轰轰烈烈之时,什么歌却跑到了洛阳,用了十五年全心投入的去写《资治通鉴》了。当然,《资治通鉴》对于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旋看过司马光给王安石的《与介甫书》,语气诚恳,言必称孔孟、老子,从夏商周等前朝往事说起,指责王安石不带脏字。你说王安石碰到这种不贪财不好色,因循守旧的腐儒怎么办?

司马光还是保留了年幼时的传统,可小时候砸缸救人是好事,长大了砸国可就是祸国殃民了。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孔子是圣人,赵旋现在都不敢多言,但是不可否认,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可是对于王安石来说,什么都不敢做,怎么改革?!王安石,不知顶着多大的压力,喊出了那震人心肺的三句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在那个时代,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王安石的这个三“不足”畏,完全得罪了儒教,也完全符合孔夫子“小人”的标准。再加上既得利益阶层的抹黑,于是从南宋一直到清末,历朝历代都把王安石当做奸邪,钉在了耻辱柱上,被世人唾弃辱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