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孤勇者(1 / 2)

王安石在舒州的任期还没满,朝廷里的官员忍不住了。当朝丞相文彦博直接向皇帝推荐王安石,在京城做官和王安石同科的进士也向皇帝推荐王安石。

朝廷一看这么多人推荐,这王安石肯定是人才啊,特意给王安石下了一道旨意,要求他来京城参加考试,圣旨里直接说,等你考完了就给你在京城安排工作。王安石很客气的说越级提拔会破坏官场风气,写了封《乞免就试状》,直接回绝了。

等着舒州任期满了,朝廷根本就不给王安石安排工作了,直接下旨,你也不用考试了,直接来馆阁任职吧。这还不算,一般人总要干几年看看才有提升的机会,圣旨里直接告诉王安石,你来了我直接就给你升官。

王安石这个犟种,连上四封札子推辞,理由一大堆,不是京城生活费太高,就是家里人口多,事多,家贫,反正就是要在基层工作。欧阳修也向皇帝推荐王安石为谏官,也被王安石婉转的拒绝了。

就是在舒州任期结束,拒绝入朝为官的这段时间里,王安石写下了那篇著名的游记《游褒禅山记》。通过这篇文章,赵旋看到了王安石的清醒。他知道了自己要干什么,也知道自己会遇到的重重困难,赵旋甚至认为王安石也看到了在自己身后八百年遭受的辱骂。文章是这么写的: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段文言文很简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王安石在文中点出了褒禅山原名“花山”,被后世谬传成了“华山”。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段也好理解,表达了王安石对于自己没有坚持走下去的后悔和自责。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夷以近”和“险以远”在赵旋看来是王安石可以选择的两条道路。一条便捷平坦,另一条危险遥远。王安石如果选择“夷以近”,赵旋认为他会很轻松的出将入相位列三公。王安石最终却选择了那条“险以远”的道路,哪怕自己会因此粉身碎骨而万劫不复。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