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热刀切油49(1 / 2)

之所以叫屯骑,却是与秦时的军事制度有关系。

秦朝在统一六国后,面临着北方匈奴的威胁。匈奴是一个以游牧为生的民族,擅长于骑射和游击战,他们经常侵扰秦朝的边境地区,抢掠财物和人口,给秦朝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秦朝为了加强边防,修筑了万里长城,并在边境地区设置了屯田制度。将军队分散到边境地区,在进行农业生产和军事防御。

屯田制度既可以增加粮食供应,又可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秦时的屯田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屯骑。

屯骑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屯田中担任骑兵职务的士兵,屯骑既要从事农业生产,又要随时准备作战。

屯骑是秦朝对抗匈奴的主力军,但他们刚刚建立之时却是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因为中原地区缺乏良马和牧草,所以屯骑很难得到良好的训练和装备。

而屯骑又大多是从步兵中挑选出来的,对于骑射并不熟练,这样就导致了屯骑在与匈奴作战时处于劣势。

秦朝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从胡人中挑选出善于骑射的胡人,编入屯骑中;二是从中原地区征召一些汉人士兵,与胡人混编为一体。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胡汉杂糅的突骑。

秦时的屯骑中因为有着大量的胡人存在因此忠诚度不高,秦末之时这些屯骑大部分背叛了秦。

汉建立后,吸取了秦的教训,不再把胡人编入屯骑。

如此虽然屯骑的数量减少但忠诚度却大大提高,而且并没有降低战斗力。

后世许多人以为屯骑(突骑)就是突击骑兵,主要作战方式是正面冲击。

其实并非如此,至少不完全如此,突骑的装备和训练比普通的骑兵更为精良和严格,突骑的主要武器是弓箭,能够在马上进行远程射击,同时也携带了刀、斧等近战武器,以应对不同的战场情况。

在实际作战中更多是使用用弓或者弩,只有当敌军出现动摇之时才会进行突击。

从汉至宋初,正是因为中原王朝有着一支强大的突骑,所以在诸夷口中才有了“汉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说!”

扶余人的骑兵比起汉或者扶余鲜卑来说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扶余本身并非游牧或者游猎民族,因此其国内很难找出足够优秀的骑手。

因为受限于国力,其也无法如同华夏一样大规模训练骑兵。

因此扶余人的骑兵却是以轻骑兵为主。

轻骑兵在骑兵种类当中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便宜的一种。

当然它也有自己的优点,除了便宜之外,其本身具备着无与伦比的机动性。

由于拥有速度与敏捷性的优势,轻骑兵可以更容易快速地改变自己的战阵,从而来应对实时变化的战场形势,对敌人造成尽可能大的打击,更好的保护己方人员。

不过扶余人的轻骑兵,在轻骑兵中也是属于绝对的低配版。

正常的轻骑兵其实一样拥有铠甲,只不过是以轻便的皮甲为主,另外轻骑兵同样会装备弓箭。

虽然不如真正的弓骑兵,但在面对远程打击时,也不至于没有还手之力。

但扶余人的轻骑兵就真的是轻骑,不但没有甲胄,也很少装备弓箭。

“勇士们,杀啊,让汉人见识见识你们的勇武,让我们成为汉人的噩梦!”

扶余人高声吼叫着向汉军发动了冲锋。

六百余骑骑兵的冲锋再加上备用的战马看起来还是颇有威势的。

若是用摄像机拍下来做成视频,还是能够让人看起来肾上腺素飙升。

但扶余人的冲锋只是看着唬人,根本吓不倒汉军将士。

“射!”

双方距离还有四十步时,汉军手中的弓弩首先发威。

“风!”

密集的箭矢如同黄蜂一样飞向扶余人。

很快惨叫声响起,无数的扶余骑兵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