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谋划未来32(1 / 2)

收到刘裕的回复,吴正满意的对左右道:“此子翌日必非池中之物也!”

左右应和道:“此亦多亏明公有识人之才,用人之量……”

吴正闻言心中也是颇有些自得。

他随后派人告知刘裕,若是能够在一年内完成塞障的建设,定会与太守联名向长安举荐刘裕为障尉。

“障尉!”

刘裕收到回复亦是深感满意。

这障尉,也被称为塞障尉,乃是大汉边境障塞候燧系统的职官。

汉家制度,大体上百里一候,或为障、塞,置候官或障、塞尉,隶属于部都尉。候宫属下还有候长、烽燧帅等。《汉律》:“近塞郡皆置尉,百里一人。”

这塞障尉的等级与县令相当皆为六百石,不过塞障尉相对于县令而言更偏重于军事。

可不要以为六百石这个级别很低,两汉之时的州刺史也不过就是六百石而已。

对大部分官吏而言,六百石就已经是职业的天花板了。对外也能被人称一声“明公”了。

更何况这塞障尉的自主权也非常大,在辖区内完全可以称的上土皇帝。

对刘裕而言若是能成为塞障尉,完全可以说的上是一步登天。

……

在上殷台城又逗留了两日,刘裕拜别了吴正与董昌等人,随即领兵回返阿兰寨。

原本刘裕还欲拜见太守李旦,不过那李旦却没有见他。

回到阿兰寨后,刘裕也收到了对那王浩与韩冲的处置消息。

王浩被明升暗降,表面上被提拔为沃沮别部司马升了一级,但手下一曲正兵却被收了回去,只能统领几百戍卒。

这沃沮说起来原本也不差,原本乃是玄菟郡的治所。

玄菟郡的治所搬迁至高句丽城之后,这沃沮的地位方才降低了一些。

不过毕竟做了几十年的玄菟郡治所,这沃沮底子还是在的,编户齐民的人口如今仍有近万人。

在这玄菟郡仍然算的上是好地方,也正是因为如此,王浩方才默默接受了沃沮别部司马之职。

至于韩冲就倒霉多了,他直接被解除了军职,被一撸到达,成了一名普通的戍卒。

“哈哈!真是大块人心啊!”

得知韩冲被贬为戍卒,张浪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刘裕在回到阿兰寨之后,并没有立即动手建设塞障,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军队上面。

在他看来,任何事情都不如刀把子重要。

经过一番努力,刘裕终于完成了军队的整编。

如今刘裕手中已经拥有了三队战兵,每队战兵的编制皆为步骑各一屯,另外还有一什斥候以及一伍伙头军。

加上军吏等人员,每队实际拥有人员一百二十人。

除此之外,刘裕还在三队战兵之外,额外编练了一屯游骑兵,以及一支由三十人组成的独立斥候队。

这支独立的斥候队,虽然打着斥候的名号,但实际上却是军中的宪兵。

经过一番考量,游骑兵最终交给了潘弘指挥,独立斥候队则交给了叶尘。

如此阿兰寨正兵数量一下子从120人扩充到了四百三十余人。

为了补满正兵,刘裕几乎抽空了团结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