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万里远行(1 / 2)

经过半个月的整备和训练,刘裕他们这一部总算是正式成军了。

刘裕也正式成为了汉军的一名伍长,手下也有了四名士卒。

成军之后,军中却是发下了不少藤制的甲胄。

有了这些藤甲,新军的披甲率也勉强达到了五成,虽不如北军,却也比普通郡国兵强了许多。

刘裕他们这一曲的军侯也是换了人,原军侯董昌已然因功高升为司马。

董昌升了司马没有忘记刘裕之功,后面又给刘裕送来了十金,并传话给刘裕,让刘裕好好表现,定有出头之日。

刘裕自然是对传话之人感谢不已,那人离开时刘裕亦是偷偷在他手中塞了一块金饼。

“大兄,这董昌分明是贪了大兄之功!”

张浪压低声音道。

刘裕摆了摆手,心中并不以为意。

董昌送来的金饼刘裕也没有独吞,留下一半,剩下一半却是分给了同什的弟兄。

刘裕这两次行动,再加上不错的身手,让他在什中倒是有了些威望。

……

这天终于到了出征的日子,县中大小官吏都前来为出征的将士送行。

出征前校尉再次对士卒们发表了一番演讲激励士气。

不过刘裕对他们所说的话大部分都没听进去,唯一记住的就是从出征开始,他们就正式成为大汉边军。

这也让刘裕意识到,从这一刻开始自己就真的成了汉末边军一小兵了。

走出长陵县的城门后,刘裕忍不住贪婪的望了望身后的城墙,“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着回来的一天。”

他下意识的紧了紧手中的长刀,信心又重新回到了身上。

不知为何,此时他竟然想到了后世黄巢的诗句。

接着他又望向长安方向,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快一个月了,虽然近在咫尺,但他还没有真正进入过长安。

他面色复杂的望向远处宏伟的长安城,默默道:

“长安,我一定会回来的!”

五日后,刘裕一行人已经抵达了函谷关,不过他们并没有在此地停留,领取了一些弓弩和旗鼓辎重后,继续前往辽东。

……

行军已经整整一个半月,过了渝水之后,就已经进入了辽西郡的辖区。道路也越来越难行。

校尉吴正也下达了加强警戒的命令。

各屯亦是有一半的人改为了武装行军,每过一个时辰进行调换。

如此行军的速度自然也是慢了许多,每日行军不过一舍而已。

刘裕经过一番打探方才知道,军吏们为何会如此警惕,原来自三年前护乌桓校尉战败之后,乌桓人又死灰复燃,重新开始对辽西走廊地区进行骚扰。

刘裕摸了摸头上的汗水,看了看日头,穿着铠甲行军确实是辛苦异常之事。

相比于刘裕,或许是因为有过多年游侠的经历,张浪的状态反而是好了许多。

“伍长,你说咱们这次会不会遇上乌桓人!”

伍中年纪最小的周立,这时向刘裕询问,他的脸上全是疲惫之色。

“难说的很啊!”刘裕看了看远处的林子,不禁皱了皱眉。

叶尘此时道:“某听说关东豪强多有人与乌桓勾结……乌桓人的兵器大半乃是山东之人提供……”

刘裕这时想到了后世野史之中的一些记载。

据说王氏就是大汉最大的走私商,不管是乌桓还是鲜卑实际上皆是王氏扶植起来的。

刘裕正想着心事,忽然,“哒哒哒”的马蹄声响起来了!

“怎么回事?”刘裕一下子回过神来。

刘裕正诧异之时,一名骑士已然从他身旁打马而过......

“竟然是红翎信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