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改进云室(1 / 2)

接下来的几天,李奇维在剑桥大学彻底成为了名人。

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对他指指点点。

不过好处就是,找茬的人变少了,没人敢不开眼地拿他的身份说事。

开玩笑,这家伙连首相的孙子都敢打,众人唯恐避之不及。

如此一来,李奇维倒十分满意。

他每天上完课,就跑去卡文迪许实验室继续学习。

为了彻底融入这个时代,了解这个时代的科研规则。

李奇维也认真学习各种仪器的使用,熟悉现在的论文书写规则。

真正参与科研仪器从零到一的建设,他才明白前辈们的不易。

任何一项伟大的物理学突破,背后都有无数人的努力。

此刻,卡文迪许实验室内,威尔逊正兴致勃勃地为李奇维介绍:

“布鲁斯,你看,这就是我设计的仪器,我起名为粒子观察器。”

“它的原理就是通过水蒸气来形成雾珠。”

“由于每颗雾珠必须有一个尘埃为核心。”

“因此,如果微观粒子进入这片水蒸气区,粒子相当于尘埃,就会在粒子周围形成雾珠。”

“只要知道雾珠的轨迹,就可以判断粒子的运动过程了。”

李奇维听后非常震惊,虽然在后世,这种仪器早都被淘汰了,观察微观粒子有更先进的设备。

但是在一百多年前,能想到如此巧妙的方法,仅仅利用水蒸气就能观察粒子。

绝对算的上是天才之举。

“真是绝妙的点子。威尔逊博士,你真了不起。”李奇维真心夸赞。

威尔逊听后咧开嘴角,内心很受用。

但随即,他就苦恼地说道:“可是,目前我遇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李奇维问道。

“我这个方法,现在只能监测电子的运动轨迹,却无法监测原子的运动轨迹。”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就连汤姆逊教授,也无法给出答案。”

李奇维当然知道问题所在。

于是,他试探性地问道:“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带电的原因。”

“水蒸气形成雾珠,需要核心带电。”

“原子本身是电中性的,不带电;而电子是带电的。”

“所以才会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

说完,李奇维还小心地观察威尔逊的表情,果然,对方被震动了。

“带电?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我完全可以通过实验验证这个想法。”

“哇,布鲁斯,你简直就是为物理学而生的。”

威尔逊神情激动,一直困扰他的难题终于被解决了。

这种心情,不是同样搞实验研究的,根本无法想象。

而且,这个问题解决后,导师的原子模型就能继续往下进行了。

一时间,威尔逊两眼放光地看着李奇维,把后者吓得鸡皮疙瘩都出来了。

李奇维连忙打断威尔逊的[哲学]攻击。

“对了,威尔逊博士,我觉得粒子观察器这个名字不好听。”

“不如,给它取名为‘云室’怎么样?”

威尔逊听后,喃喃自语:“云室?云室!”

“好名字,非常贴切。”

“完美表现了这个仪器的特征,布鲁斯,真有你的。”

顾不上闲聊,威尔逊连忙拉着李奇维,就往汤姆逊那里跑去。

他忍不住要告诉导师这个好消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