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的反击(1 / 2)

上官桀、桑弘羊、鄂邑长公主、刘旦等人为首,结成联盟,只有一个目的:搬倒霍光。

就在事情,朝着他们预想那样发展。然,一个人打破了四人原本计划。他就是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天子刘弗陵。

按照原本的计划,上官桀指使一人告密霍光,他趁着霍光休假处理政务时,交给刘弗陵。为了避嫌,上官桀将这件事,故意交给下级官吏办理。一旦,刘弗陵看到霍光做的那些事,定会召集辅政大臣、列侯、两千石高官商议。

他们就能趁势,搬倒霍光,赢得胜利。

怎知,刘弗陵没有按套路出牌,如他们所愿。当刘弗陵看到诏书后,第一反应:陪自己六年的托孤老臣,会谋反?

有了疑惑,就要想办法解答。

良久之后,刘弗陵不相信霍光会谋反。

他是皇帝,霍光是执政大臣,君臣共同治理天下。

刘弗陵年幼,不能主事,选择垂拱而治。他能够坐稳天下,霍光功不可没,又怎会谋自己的反?

是霍光有野心?还是先帝看错了人?

刘弗陵想了很久,有了一个明确答案:霍光不会谋反。

霍光不会谋反,那上书的人,是什么心思呢?

答案:搬倒霍光。

霍光休假,告密书就送到他手中,这是巧合,还是精于算计后的实际行动。

此时,年仅十四岁的刘弗陵,展现出了超高的智慧。

冷静,冷静,再冷静。

思考,思考,再思考。

最后,他给出了一个方案:支持霍光,扣押文书。

刘弗陵这一举动,打了上官桀等人一个措手不及。本想着,刘弗陵年轻,好忽悠。当看到这份密信,第一反应是来自年轻帝王的愤怒。

只要皇帝愤怒,就会下令严查。

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就能以皇帝的名义,处置霍光。且,不会给霍光翻身的机会。谁也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刘弗陵,竟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扣留密信。

此事一出,上官桀、桑弘羊和霍光彻底决裂。

不是对方死,就是他们亡。

皇帝扣留密信不发,也不下旨查办。那么,他们要继续拱火,且在早朝的时候公布于众。

如此,刘弗陵没有退路。

然,刘弗陵又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翌日,早朝。

刘弗陵见除了霍光,该来的大臣,都来了。看着朝廷上的暗流涌动,大有逼宫之意。刘弗陵是皇帝,要第一个发言。而,他很冷静。看着朝堂霍光缺席,问:怎么不见大将军?(古人为了尊敬,一般不会直呼其名,会称呼他的官职)

上官桀就等小皇帝这句话,第一个站了出来,高声回话:因燕王控告他有不轨之心,他不敢上殿。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以上官桀之口,又以燕王之名,推波助澜,坐实了霍光的罪行。只要刘弗陵开口,说了不利于霍光的话。霍光倒台,只是顷刻之间。

此时此刻,众人都等着刘弗陵开口。然,刘弗陵没有顺着上官桀的话,给霍光定罪。而是,下旨召霍光进殿。

上官桀与霍光是儿女亲家,今儿,太过反常。不仅如此,朝臣的风向也不对。哪怕,霍光有罪,刘弗陵也要给他开口的机会。

刘弗陵用了帝王权术经常用的一招:对质。

这样,既可以看出朝臣对霍光的态度,也能看霍光本人的态度。进而,刘弗陵能够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进一步分析,再做出最后的决断。

此时,朝廷发生了倒霍风波,身为当事人的霍光,又在做什么呢?

霍光为了国事,辅佐皇帝,呕心沥血。为了秉公办理,得罪了很多人。可,他没想到自己休了一个假,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反对自己。令他没想到,做为儿女亲家的上官桀,也掺和进来,想要置他于死地。

当霍光得知,很多朝臣联合起来,给他定罪。

眼前,这个局势,应该如何解呢?

现在的局面,因事发突然,霍光无解。顿时间,他觉得。难啊!太难了。

霍光虽无解,但,也是聪明人。他没有火急火燎,进入朝廷争辩。而是,去了一个地方反思:侧殿。

这里悬挂了一幅画,是汉武帝赏赐给霍光的,叫周公负成王会诸侯。

霍光来到这里,看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只是双眼看着这幅画。

他似乎又说了,也做了。

这个举动,表达了两个信号。

其一,他执政大臣的地位,是汉武帝亲自定下,有此图为证。

其二,这么多人反对他,令他辜负了先帝之名。

进而,又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号:这个辅政大臣不好当啊!

霍光利用这个间隙,无声无息向天下人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治理的天下,天下人有目共睹。我授先帝遗命,辅佐小皇帝,忠烈之心,苍天可鉴。

然,这里最终不是他的战场。

现在,他要去面对皇帝,面对那些想要搬倒他的大臣。

霍光跟随使者,进入大殿。

殿内发生的事情,霍光已然知晓。于是,他做了第一个动作:脱帽。

霍光没有与人争辩,直接摘掉自己的官帽,认罪。

这一行为,打了上官桀等人一个措手不及。

霍光辩驳,他们加大力度攻击,就可以顺势揭露霍光的罪行。可,霍光什么也不说,就会给人一种感觉:朝臣威逼霍光。

事后,他们若扶持刘旦,罢黜小皇帝。那么,他们就会被冠上乱臣的称谓,留下欺压小皇帝的千古骂名。他们从忠臣,就会变成祸害天下的奸臣。

这个举动,更加令刘弗陵对霍光的信任,无可动摇。

刘弗陵看着朝臣,又看着霍光,说了一句:起来吧!霍大将军,将帽子带好。朕知道,你没罪。

随后,刘弗陵拿出状告霍光的信件:朕知道,这封奏书是假的。

刘弗陵当庭宣判:霍大将军没有罪。

刘弗陵的举动,不仅上官桀、桑弘羊等反对者没想到,就连霍光本人也没想到。年仅十四岁的小皇帝,竟然会说出这番话来。

闻此语,霍光心中涌现出一股暖意。他的付出,等到了小皇帝的认可。

有了小皇帝的支持,霍光扭转了不利局面。但,霍光没有急着反攻,而是在想,小皇帝为什么会帮自己澄清冤屈。

霍光露出惊讶的表情,问:陛下是如何得知。

刘弗陵从容镇定地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你去广明练兵是近日的事,选拔校尉,没有十天,远在万里之外的燕王,又是如何得知这些消息。

其意是说有人和燕王勾结针对你。同时,也是针对我。毕竟,朝臣与藩王勾结,罪同谋反。

第二句:霍大将军若有不臣之心,也不需要增加校尉。

这句话,既表达了对霍光的信任。同时,也对他进行威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