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恩威并施85(1 / 2)

在接下来的行政扩大会议上,刘备全面建造公共茅厕、推广虎子(尿壶)的决定,遇到了反对的声音。

反对者认为,天大地大哪里不能方便,让百姓多走一段路,去固定地点方便,会让百姓觉得不方便,进而引发不满。

刘备反复强调,这是军工单位,很重要,必须建造。

但还是有人觉得刘备管得太多,他们道:

“自古以来,就没有谁管那么细的,建议主公采用高皇帝(刘邦)无为而治的策略,来治理百姓。”

诸葛亮支持刘备,反驳道:“君知其一,不知其二。

“秦法过于苛刻,民众被压制得气都喘不上来。

“所以高皇帝用‘无为而治’,让百姓得以修生养息。

“但现在,荆州的情况和秦末不同,不是过紧,而是过宽。

“刘景升治理荆州时,过于依赖大家族,如蔡瑁之流,即使犯了罪也不会被追究。

“之后曹军和东吴军打仗,荆襄之地没了法制约束,到处都是恶徒。

“这样的状况,如果采用‘无为而治’,只会让大家更加无视法律,进而陷入动荡。

“子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所以,我们现在治国,一定要严格执行法纪。

“对遵守法纪的,予以奖励,违背法纪的,予以惩罚。

“这样恩威并济,才能让国家安定下来,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主公要求规范民众方便,看起来是小事,其实关系重大,我认为必须认真执行。”

徐庶赞同道:“军师说得有道理,现在边境没有战事,我建议把军队分成两部。

“一部驻扎训练,另一部散开去各城镇巡逻执法,过段时间两部轮换。

“执法的士兵,看到随地方便的,立刻一顿棍子打过去。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民众们就习惯遵守法纪了。”

伊籍明白了两位军师的意思。

他们不仅仅为了得到硝,更想通过这件事,把刘备在荆州的统治地位,确立到每一个百姓都明白。

从脑细胞里搜索出来的资料,伊籍知道:

汉朝的制度,很多都继承了秦朝的做法,尤其是对百姓的管理,那是直接管到家的。

可不像明清时“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

但是三国乱世,把原来的制度摧毁了。

大量的地方豪强,把持了统治链的末端,管理着地方上的百姓。

而各路诸侯,忙于征战,也无暇直接管理百姓。

一般都接受地方豪强的效忠,然后委任他们继续管理当地百姓。

所以,百姓们往往只知道豪强,不知道县令,更不知道州牧。

而城头变换的大王旗,也加重了百姓们无所适从、只能依靠地方豪强的困境。

襄阳聚会时,刘备通过各路地方豪强,把仁德的名声传遍荆州。

但现在,轮到刘备统治荆州了,当然不允许有人当土皇帝,卡在刘备和百姓之间。

伊籍想到这里,又想到了倒霉的庞统。

庞统因为长得不好看,在东吴面试时,被孙权否了。

前两天,他跑来找刘备,又傲气不肯出示诸葛亮的推荐信。

当时,伊籍正好不在。

结果,不认识庞统的刘备,只给了庞统一个耒阳县令的职务。

伊籍知道后,派人去接庞统回来,想当面向刘备推荐他。

结果去接的人,说庞统喝醉了,走不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