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缝合与酒精消毒71(1 / 2)

到了傍晚时分,军医来报告:“大人,药还是不够。”

伊籍一脸严肃地喊来借药的士兵,怒斥道:

“你怎么做事的?你的刀是摆设吗?”

士兵很委屈。

随后伊籍了解到,不是大家不配合,确实是缺少治疗外伤的药。

荆州北部地区,接连经受新野之战、赤壁之战、南郡之战,伤员众多,外伤药早就不够用了。

于是,伊籍来到伤兵营查看。

他看到现场环境不太好,显然,这时候的人,并不知道感染和消毒的医学原理。

伊籍还看到,很多伤员只是简单的包扎止血,并没有敷药。

而一些伤口比较大、或者伤口位置难以包扎的士兵,只能躺在地上,任由伤口敞着。

估计医师已经放弃对他们治疗了。

伊籍责备道:“为什么不缝合他们的伤口?”

医师一脸愣逼。

伊籍叹了口气,三国时期,大概只有华佗等最高明的医师,才会外科手术。

绝大多数普通医师,只会简单的包扎止血和敷药,完全不知道伤口缝合和防止感染的办法。

伊籍全力发动智力255的大脑,搜索解决的办法。

他找到了很多西医治疗外伤的案例。

然而这些办法,都是建立在完善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基础上的,无法照搬。

伊籍继续搜索脑细胞。

他惊喜地发现,原来中医也有外科手术。

其中,南北朝《虎钤经》中记载的,用新鲜白桑树皮捻成线,缝合皮肉断裂伤口的技术,完全可以直接搬到三国时期来用。

伊籍立刻发布命令,让士兵们收集材料。

同时,他召集城里擅长缝衣的妇人,挑选其中胆大的,让她们替伤员们缝合伤口。

但是光缝合是不够的,伤员们会因为伤口感染而死。

所以必须要消毒。

中药里用于外伤的药材,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但现在药不够。

伊籍立刻想到了消毒酒精。

他命令士兵们,把襄阳全城的酒都搜集起来。

酒来了,张飞也来了,身后还跟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

伊籍诧异道:“三哥,你啥时候到的?”

张飞道:“刚进城,正打算办喜事呢,却让你把酒都收了。

“来,介绍一下,这是夏侯氏,夏侯渊的义女,到她伯父夏侯惇家做客,被俺看上了。”

你这是强抢民女啊。

不过看夏侯氏似乎并不抗拒,伊籍也就不愿管那么多了。

他拒绝了张飞讨酒办喜事的要求,道:

“三哥,等回江陵,让大哥给你好好操办婚礼。

“现在这些酒,我有大用处。”

随后,伊籍又忙活起来。

他发现汉朝的酒,大多是米酒,度数很低,估摸着也就5度,跟后世的啤酒差不多。

倒不是汉朝没有蒸馏技术,无论是海昏侯墓里发掘出来的蒸馏器、还是上博里展示的蒸馏器,都说明汉朝已经发展出了蒸馏技术。

只是这种技术还在初级阶段,蒸馏出来的酒不好喝,大家不喜欢。

但现在,伊籍可不在乎口感。

他命令士兵们再去收集蒸馏器。

士兵们只带回来寥寥几个。

没需求,自然也没什么人家里会备着这玩意儿。

伊籍很着急。

好在明白伊籍想要干什么的徐庶,出了个主意:

“不就是蒸馏嘛,把汽锅改一改就是了。”

士兵们搜集来好多汽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