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有借无还61(1 / 2)

伊籍诧异道:“何事不好?”

胡车儿拿出账簿,吧啦吧啦地给伊籍算起账来:

“上头给质子营发的米粮,是按人头有定数的,主要是谷物,也有一点肉。

“有些个蛮人,尤其是那些交州蛮,不爱吃谷物,只吃肉,胃口又大。

“特别是兀突骨,这家伙,一顿能生吃一只羊,生吃哦!

“这肉吃完了,就得用谷物去市场里换肉。

“肉比谷贵,照这么个吃法,还有半个月,大伙儿都得断粮。”

伊籍明白了,质子营里都是蛮人,饮食习惯与汉人不一样。

尤其是兀突骨,根本不食五谷,只用生蛇恶兽为饭。

不给他们吃肉,他们肯定会因为水土不服而生病,甚至可能会死。

那他们的老爹,就要造反了。

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身为刘备军主簿,伊籍只要动动笔,就能给质子营多发粮草。

但这年头,汉人普遍瞧不起蛮人。

若是伊籍让蛮人的待遇高于汉人,肯定会引起汉人的不满。

所以,只能私下里补贴。

将领用自己的薪酬,补贴亲卫军,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别人不会说什么。

问题是,伊籍没钱。

自从号召高级将领们捐出俸禄,尤其是卖了赵云的房子后,伊籍就没有存过私钱。

要是他号召别人捐钱,自己却藏着掖着,那还不给别人骂死啊。

再说了,伊籍吃在军队、用在军队,也没地方需要花钱。

因此,伊籍把所有的俸禄和赏赐,都直接捐了。

他的存款,一直都是零。

但现在要花钱了,怎么办?

哪里去搞钱?

伊籍想到了--借。

自从刘备军驻扎在油江口后,生活在襄阳至江陵一带敌占区里的支持者们,便纷纷拖家带口地赶来投靠。

有些人家境还是很富裕的,比如,诸葛亮的丈人黄承彦。

然而伊籍一开口,黄承彦就拒绝了。

黄老先生穿着狐裘,喝了一口葫芦里的酒,道:

“但凡借,首先要想到还。

“伊将军若是借钱去经商,我相信你一定能赚钱,倒是愿意资助一二。

“但现在,伊将军借钱去给蛮人吃肉,这肉吃下去变成了屎,你却拿什么还我?”

伊籍觉得黄老先生的思路有点问题。

谁规定,“但凡借,首先要想到还”?

你女婿诸葛亮规定的,还是刘备规定的?

伊籍道:“怎么还,我自有妙计,还请黄老先生给我个面子。”

然而黄承彦不给面子,道:“不是信不过伊将军,只是借钱有借钱的规矩啊。”

你丫的,就是信不过我!知道我借了钱不想还!

被人看穿的伊籍,道:“我明白借钱的规矩,若是我能找人担保,不知道黄老先生肯不肯借?”

黄承彦道:“若是担保人能够让人信服,我自然肯借。”

伊籍转身就去找诸葛亮。

在军营门口,伊籍看到刘备正拉着诸葛亮的胳膊哭:

“军师,你不能去啊!呜呜呜~”

怎么回事?

诸葛亮的母亲早就死了,难道是他的丈母娘落到了曹操手里?

伊籍带着疑惑上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