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火烧新野33(1 / 2)

曹军至新野县城,只见四门大开,城中不见一人,竟是一座空城。

于是,曹仁进城,他和许诸占了县衙,让士兵们各自找民居驻扎。

当晚,刮起了大风,有士兵报告,西、南、北三门外有火箭射入。

曹仁急令士兵们推倒房屋灭火。

然而还没等传令兵走出县衙,整个县城里,已经到处都是烟和火。

曹仁、许诸都不明白,为啥火势会如此猛烈。

但他们知道,再不逃,就没命了!

这时候,亲兵说东门无火,于是,曹仁、许诸急忙骑马奔出东门。

城里没了指挥,军士们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曹仁等刚脱得火厄,背后一声喊,赵云引军赶来混战。

败军各逃性命,谁肯回身厮杀。

正奔走间,关平引军又冲杀一阵。

曹仁大败,夺路而走,刘封又引军截杀一阵。

奔到白河边,人马都下河吃水,关羽、张飞又从上下游杀来。

曹仁、许褚魂都没了,只顾夺路而逃。

刘备军大胜,收拾战场,退到樊城驻扎。

刘备很兴奋,问伊籍道:“还有火药吗?咱们把樊城也烧了吧!”

伊籍苦笑道:“两县茅厕、粪坑都让我掘地三尺了,哪里还有土硝?没有硝,做不了火药。”

刘备不信邪,一个个粪坑茅厕看过去,终究一无所获。

他蓦然回首,大伙儿都在上风处。

却说刘琮得到刘备军大胜的消息,开心得就像自己赢了一般。

他对蔡夫人说:“现在投降算雪中送炭了吧,曹操一定会优待我的。”

于是,蔡夫人召集幕僚商议如何投降。

过目不忘的王粲,当场就写出来一份投降书,正是当时伊籍欺骗程昱的版本。

刘琮命令宋忠悄悄地去曹操军前投献。

宋忠到了宛城,向曹操献上降书,程昱看了一眼,气得差点昏厥。

曹操大笑,重赏宋忠,随口答应让刘琮永为荆州之主。

宋忠回来的时候,被关羽抓获,他老老实实地把所有事情都交代了。

刘备骂了宋忠一顿,终究还是放走了他。

伊籍写了张纸条放进锦囊,交给宋忠,道:

“这里面有条计策,名叫‘仁至义尽’,价值一年军粮加两亿钱,替我交给刘琮,用不用随他。”

刘琮收到锦囊,打开看。

却是伊籍教他:投降要主动上门,切不可让核心人员先和曹操碰头。

否则就借口归葬故土,向曹操乞求送刘表棺木回老家山阳郡安葬。

至于曹操许诺的“永为荆州之主”,只能当笑话听。

蔡夫人一把撕碎纸条,怒道:“这厮眼红我们,莫要理他。”

却说诸葛亮劝刘备道:“如今襄阳降了,樊城腹背受敌,不能待了,去江夏吧。”

于是,刘备军分两路离开樊城。

一路是水路,沿汉江直达夏口,由诸葛亮指挥,关羽带队,共2000水军,带上了所有钱财军粮。

另一路是陆路,走当阳、汉津口去夏口,正是之前民众迁移的路线。

由刘备指挥,众将跟随,共一万士兵,轻装上阵,只带行军口粮。

伊籍跟着刘备走陆路。

路过襄阳,城里突然有个军侯,身长八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带着数百人冲上城楼。

他大喝道:“刘琮、蔡氏卖国!还请刘使君主持公道!”

伊籍用心看去。

姓名:魏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