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1 / 2)

  而黛玉和水豫宸之所以兵分两路当幌子,归根结底也是因此。

  真正的投名状早就被水豫宸带到津门,直接随着徽宝斋的贡船到扬州。

  然后,水豫宸和四皇子才重新自京城动身,将众叛臣贼子耍弄得团团转。

  “这次有了投名状,再看那些混账东西怎么说!”黛玉对这事颇有几分期待。

  这本投名状牵扯到了十来年前的大案,原本以为再难找回。却未曾想到,机缘巧合之下,竟是被他们几人得的,当初不知有多少条性命,都因着投名状而去。

  “这一次汝阳王算是跌惨了。投名状竟然被咱们拿到,当年未曾法办他就是因为没有投名状,根本没有办法将乱党一网打尽。

  就算他是皇上的哥哥也没用,这一次肯定能抓住那老家伙的尾巴。

  你要知道当初他可是,对于自己身为长子却未能继位之事,一直耿耿于怀呢。”水豫宸开始语气多有气恼,后边不自觉多了几分幸灾乐祸。

  一直在一旁极为安静的四皇子,听水豫宸说起这个,忽然也点头称是:“的确是,这次若非是师妹,恐怕大家都把这件事忽略了。

  谁能想象一个乞丐竟会牵扯到谋逆案中,倒是要替天下百姓多谢师妹。”

  四皇子的话让黛玉有些不好意思,她下意识的揉了揉自己的耳垂,这才复又说道:

  “倒也没什么,我不过是比别人多想了一些而已。”

  看着有些害羞的黛玉,水豫宸将话头接过,替黛玉解围道:

  “过几日是端午,咱们去看龙舟。”

  黛玉身负异象而生,因此她长大之后,比之寻常之人多了些许不同。

  她身负神明之庇佑,可轻易地明辨是非,甚至若是眼前之人撒谎,黛玉也可以一眼分明。

  而这个是秘密。

  “老四,这件事情还是跟以前一样,跟玉丫头没关系,是本王瞎猫碰到死耗子。”水豫宸似乎突然想起这事儿,脸色极为严肃地看向四皇子。

  早在十来年前,政和帝便知道汝阳王要造反,然而却拿不到朝中官员所写的投名状,加之当时政和帝根基未稳,这才一直悬而未决。

  这次却是因为黛玉,而终究大白于天下。

  大汉朝以儒家法家杂和治学,因此行事之间颇多掣肘,素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谈。

  黛玉这等辨明忠奸的能力,在皇权来看,太过地可怕。也是因此,水豫宸一直竭尽全力的隐藏着所有人。

  一个瑞祥就足以让人疯狂,若是知晓黛玉的特殊,还不知道会如何,所谓怀璧其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