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六字真言不敢忘(1 / 2)

“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的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依然是这首怪异的歌曲,当糜竺重新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就知道,他又一次的回到了当初做梦的地方。

希望养殖场。

低头一看,却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也被尊神给换了,换成了这个时代最普通的大众款式。

‘后世的人,将衣衫都换成这般短打了么?倒也方便。’

推开养殖场的大门,一股冲天的屎味好悬没给糜竺熏了一个跟头。

一进屋,就看到四兄弟正光着膀子用铁锹一铁锹一铁锹的铲猪屎往鱼塘里面杨。

一回头,刘家老二就看到了走进来的糜竺,愣了一下,然后连忙扔下了铁锹跑了过来。

“这位先生,您是来买猪,或是来买鹌鹑蛋的么?”

糜竺仍然瞅着杨屎的三兄弟。

刘老二脸色一红,突然有点尴尬,然后道:“先生您不要误会,我们把猪屎往鱼塘里撒,并不真的是让鱼吃猪屎。”

“鱼是不吃猪屎的,但是呢,猪屎会让这鱼塘里的水草长得更丰富,微生物和小鱼苗更多,这不也是为了稍微省点饲料么,您可千万别误会啊。”

他们兄弟创造的这套循环养殖法,其实还是挺让人诟病的,因为总会有些客人觉得,他们养的猪,鹌鹑,鱼,都是吃屎长大的,肉里搞不好会有屎味儿。

虽然,他们家的肉猪确实不怎么好吃就是了。

糜竺见这刘老二误会,当即笑了笑也没有解释,而是干脆将错就错地“这猪,长得挺快啊。”

“那可不,正式正经从国外进口的猪种,养出来的猪,又大又白又肥。”

“几年出栏啊。”

“也就两年,过了两年,长膘就慢了,不划算,味道上跟咱们自家养的土猪差不了多少,可是便宜啊,大哥,来一头?”

“一只大肥猪,两年就出栏?”

“啊,那可不,快吧。”

“啊这……这……这猪吃的这个饲料,到底是什么啊,怎么涨这么快,还这么肥的,您养这么多的猪啊,鱼啊,鹌鹑啊,不会与民争食么?”

见状,却是刘老大回过头,笑着对糜竺道:“兄弟,你不是来买猪肉的,而是来偷师,学习如何养猪的吧。”

“啊这……惭愧,惭愧。”

说着,糜竺连连作揖赔礼,脸色也变得通红。

“哈哈哈,先生不必如此,来,我教你,先生若是不介意,大可以留在我们养殖场内,干上几天活,这里面的门道你也就全明白了。”

“哦?”

这回换糜竺诧异了,他知道,他们这个“八十年代”的社会是没有奴隶制的,甚至不允许有租客,佃客,学了他们的技术,自己真的是随时能走,随时可以自己单干,他们拿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是……为何啊?这……”

“嗨,不就是养个猪么,多大点事儿啊,这又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的独门秘方,这能当得什么?都是乡里乡亲的,我看您气度涵养,也不像俺们这些农村大老粗,说不定以后还得要你帮衬俺们呢。”

刘老三也道:“谁说不是呢,,将来先生你要是也跟俺们一样也养猪,咱们一块买,一块卖,反而能够扩大规模,提高咱们的话语权啊,这养殖业啊,规模越大,盟友越多,这生意就越好做,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糜竺自是只听了个半懂不懂,却也为这四人的胸襟气度而感到钦佩,心想‘这四人虽然出身微薄,但这胸襟格局却属实是不小,怪不得日后能做那全国首富’。

几天之后,糜竺才知道,原来四兄弟的这个行为叫做创业,而在眼下这个时代,创业是一件特别需要魄力的事情,甚至还会被人瞧不起。

一问一答之间,所谓的大政政策他也差不多就都了解了。

原来在这个年代,每个人都有朝廷给分配的工作,颇有些类似于他们蜀汉搞出来的民户、兵户、吏户等。

这个时代的一大特点乃是礼乐崩坏,朝廷开始放松了对百姓身份的管制,而如这四兄弟,他们以前居然都是“吏户”出身。

这年头,吏户变民户,不吃皇粮吃自己的粮,毫无疑问,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

也正是因此,这刘家四兄弟才会如此大度,如此愿意帮忙。

无非一是希望得到旁人尊重,二是见到了同道中人欣喜难耐。

可糜竺却是不禁感到了迷茫。

使百姓各司其职,各有所依,法度严明,这……没什么错啊,这,这是怎么就这套制度崩溃了呢?

从吏户,辞了身份去做民户,做商户,这……这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啊,这难道还是对的么?

可问题是糜竺是很清楚这四兄弟的结局的,他们后来成为了全国数一数二的豪强,甚至听说还成为了什么代表,能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相关决策。

这分明是已经从土豪变成士族了啊,还得是那种顶尖的大士族。

更更更让人发懵的是尊神曾经告诉他,这些人虽然成了豪强、士族,但却当的利国利民的。

小豪时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大豪时投资重工,成了社会的根基柱石。

结果来看,人家也没错啊。

那难道还是编户齐民之道错了?

孔明他现在对益州做的事就是编户齐民啊!

孔明错了?

一时间,糜竺的脑子都乱了。

如此这般,这糜竺一口气在这希望养殖场里干了半个多月。

有关于养猪养鱼方面的细节倒是也真的学到了不少,但他本人却是愈发的,更迷茫了。

甚至不由得苦笑的自嘲道:“尊神也真是,每一次入梦都让人大有收获,同时却又愈发的迷茫,得到的问题远比收获多。”

离开之前,他又找到了刘老四,问了最后一个问题,道:“我看咱们乡,搞养殖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么多人都养殖,这么多畜生,将来都养这么多的猪,可怎么卖啊,粮食都给猪吃了,老百姓吃什么啊。”

刘老四闻言不屑地道:“老糜啊,你这是岁数大了,还是老思想,你要一直是这样的守旧思想,活该你永远发不了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