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常人,私盐(1 / 2)

  “识破了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类地方小吏,油滑处事,一代代的经验传授,最擅长的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把手中权力用到极致。”

  说到这里,她冷淡道:

  “因为熟悉,所以总能达到目的,也正因为如此,安于现状沾沾自喜,永远是个小吏,成不了大器。”

  “玥哥儿,你可是有办法了?”

  许地主眉头一松,欣喜的问,见许玥点头,他从不去怀疑自家乖孙的能力,也不多问细节,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下。

  这日。

  回了屋子,许玥取出一封厚厚的信,将里面的纸张倒出来一看,确认无误,心中一定。

  她记忆力极好,帮李知府处理那一批贪污吏员的时候,各种繁琐的来往文件、信函都一一过目且大略记在了心中。

  刘主簿的亲家姓程,程长吏抄家之时所得有万两之多,震惊了一干人。

  要知道这还只是现银,其他田地、宅铺、产业不知凡几。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李知府来,不使劲刮,也贪不了这么多银子,那其来源颇有可虑之处,奈何程长吏一被抓就自尽了,死无对证。

  最后也只能草草结案。

  她却从如烟海般的书信之中,将散落的信息连成线,加上大胆的推测,得出来一个结论:

  ——程长吏是在贩卖私盐!

  如今海内升平,盐铁官营,所有盐商都是从朝廷得到盐引才能卖盐,所得之利,已经是五倍之多了。

  可人心怎会有不贪婪的时候。

  若卖私盐,没了盐引的桎梏,同样的一斤盐,卖出去四十文一斤,可成本能压到五文一斤!

  里外一算,一斤足有三十五文的利润。

  这么大的利润,饶是朝廷屡次打压,私盐还是从未断绝。

  许玥深知其中水极深,不敢贸然告知李知府,而是隐晦的和冯老爷子说了,老爷子经的多了,也不惊讶,判断这是小打小闹的贩私盐。

  而不是某些大盐商们,手眼通天,直接占据盐矿,无成本开采盐来贩卖。

  她松了一口气,把证据都留了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此时,望着手中的信,许玥轻轻一笑:

  ——程长吏为何要把女儿嫁到丹阳县来,而不是嫁在府城,那里不仅离家近,好儿郎也不少。

  因为,儿女的婚姻就是最好的盟约,一位世代扎根丹阳的主簿,根深蒂固,岂不是最好的同伙?

  许玥去了曾县令家中……

  第119章 常人,私盐

  丹阳县虽富裕,曾县令的家却并算不大,只有小小的三进院子,花草不少,但摆设却不算奢华。

  在下人的带领下行走在其间,许玥看似目不斜视,其实已将四周的景色收于眼底,心中却是有了计较。

  一县之长的品级是正七品,俸禄和各项供给杂俸折银加起来一共是八十两左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