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何不食肉糜37(2 / 2)

“孩儿明白了!”朱高炽用力点了点头。

朱瞻圻发现自己提出的问题跑题了。朱棣和朱高炽这对父子旁若无人交流起了“为君之道”,丝毫不顾及坐在旁边的人。不过这殿中都是朱家子孙,没有外人也不担心今天这话传出去引起风波。

不过朱瞻圻却似乎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恐怕老朱家前面的几代皇帝热衷御驾亲征和这位成祖皇帝有不小的关系。一直到明堡宗自身能力不行才葬送了大明皇室历代传下来的优良传统。

“你们呢?也听明白了?”朱棣又对朱高煦和朱高燧问道。

“这是大哥的毛病,我和老三本就是军阵厮杀出来的莽汉,还能向着那些腐儒?”朱高煦挠了挠下巴。

“咱说的是这个?!”朱棣眼睛一瞪,“你这么想难道不也是屁股坐歪了?不过偏向不同而已,难不成就不是毛病了?武人乱国莫不是没有发生过?唐末的藩镇割据是怎么乱起来的?”

朱高煦哑然,他并不是真的不学无术,只不过性子粗豪不拘小节,藩镇割据的唐末历史还是知道个一二三的。

于是没话说的朱高煦捅了捅旁边吃瓜的朱瞻圻。

“皇爷爷的话孙儿听明白了。”朱瞻圻朝自己老爹翻了个白眼,才对朱棣堆着可爱的笑脸道,“士农工商都是大明子民,让每一个大明子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皇家子弟的任务!所以不能偏袒、不能歧视!既要让每一个人在王朝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要让帝国的荣光照耀在每个人身上!”

“不错!”朱棣赞许地点了点头,欣喜地摸了摸朱瞻圻的脑袋。

“士农工商说得太远,瞻圻你说说文武之辩。”朱高煦这都认命去云南了,仍然不忘和朱高炽别一下苗头。

“文人心中要有尺;武人心中要有刀!”朱瞻圻想了想,缓声说道,“文人心中有尺,可立天下规矩;武人心中有刀,若规矩错了,杀规矩!”(尺与刀的说法借鉴于蕉姐《赘婿》)

朱棣闻言只愣愣地看着朱瞻圻;朱高炽闻言目瞪口呆看着自己的这个侄子说不出话来;朱高煦咧着大嘴笑了一声,眼看着父亲和大哥都不说话,赶紧吞下笑声,一张大嘴却怎么也合不上;朱高燧使劲儿拍了拍朱瞻圻的肩膀,似乎对这话嘉许不已;唯有朱瞻基,懵懵懂懂看看自己的几个长辈,又看看说了几句自己听不懂的话的堂弟,眼神中颇感无聊。

等朱高煦和朱高燧带着朱瞻圻出了宫、殿中只剩下朱棣、朱高炽和有些瞌睡的朱瞻基的时候,才听到朱棣幽幽问道:“老大,咱之前和老二说过,如今也同样把这话说给你。瞻圻这孩子生在皇家,既是好事也是坏事。这个孩子幼年在徐府孤单长大,又早慧,脑子里面不知道琢磨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不过好在这孩子知轻重、有担当,如今的大明天下太平,也容得下这个心有猛虎的娃儿。但是你这做大伯、做太子的,可不要松了劲儿,要是哪天缺了考虑、把你这个侄儿惹恼了,你恐怕应付不来!”

若是今天之前朱高炽听闻朱棣此言,估计会一笑了之。可今天晚上听了朱瞻圻关于文武之辩的话,他却明白了朱棣这话的真正意思。于是赶紧应道:“孩儿敢不尽命?!”

一边说着,朱高炽一边带着担忧偷眼看了下旁边打瞌睡的自家儿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