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道派壮大71(1 / 2)

丁安把聚集点管理的井井有条,对道法的研究也有突破,学习能力很强,几年后城池的雏形也初具规模。

城池的规模逐渐扩大,从原先的茅屋逐渐形成了土墙,石墙为主的房屋,而当时的朝代鉴于此,也给予物资与政策上的便利,并且允许此地之城归丁家所有,并不加以干涉。

至此,安阳城逐渐成形,丁安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家之主,安字除了是以丁安命名外,同时也有安稳的寓意。

丁安在世之年一直致力于安阳城的建设,并且加紧对抵御山妖的城墙进行改进和加固扩大规模,在各种有效途径的实施下效果显著,即使偶尔有山妖来犯,也被一一挡住,避免了群妖出山造成的天下大乱。

道派的各方势力见安阳城已经能够独自抵御群妖,于是也就放心的撤了回去,这个时候的安阳城才真正的被丁家控制。

只是撤出时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预案,大意之下安阳城建立后有了第一次危机,那时各道派撤出后,丁安的势力才刚有起色,虽然有一腔热血来到安阳城的众多游道补充,但是其道术偏弱,战力不强,在一次妖王的突袭中,安阳城差点被破,经此一事,各派再次对安阳城提高了重视,并且有了解决之法。

那就是以灭妖令为预警的联络机制,当安阳城的丁家感到无力抵抗群妖进攻时,就可以向各大派发出危险警示以获得支援,这样各道派就会及时派人前来支援,以帮助丁家抵御妖族。

为此灭妖令就在那时成为了丁家的圣物,其实那只是观道山一派对安阳城做出的保证,并以一枚具体的实物令牌作为信物。

当时的观道山虽无现在这样壮大,但也属于道派前列,有了其支持,随后各道派也认同了这种对安阳城支援的保护机制。

渐渐的,灭妖令也就被各大派人士默认,这个时候的灭妖令就不仅是观道山一派的承诺,而是代表整个道派对安阳城的保证。

当时除了观道山以及天应寺有一些名头外,如同现在国师府的前身还只是在当时的朝代内供职,是一群为朝廷效力的术士而已,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客座。

这个群体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虽然他们效力于当时的朝代,也如同衙门一样管理地方事务,只不过只是针对山妖邪物煞灵等,因为其内部体系并不完善,来去自由,所以是一种听调不听宣的存在。

还有,他们对国别朝代的更替有一种微妙的影响,他们既不支持任何一方,也不主动推翻一个时代,只是在政局平稳后,依旧从事自己的职责。

不过这种微妙的关系始终存在,特别是在关键之时,虽没有明确的态度,但是各方都会认真对待客座术士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从而做出适时的改变。

所以这是一个亦官亦民的组织,其影响力也逐渐随着疆域的变化而遍布各地,但这些客座术士同样视妖族为威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