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四处筹粮107(1 / 2)

  先秦时期书籍字数都不太多,书本薄薄一本就可以承载一部著作。用它来抄录的话,一车不仅能装很多粮食,还能装好多本书,比竹简划算得多。

  扶苏亲自带人试验了一番。

  他试出了书册和粮食要如何堆放,才能放入尽可能多的粮草和书籍,还能做到完美掩饰下面的粮食。

  齐国确实有很多藏书,父亲想要,那扶苏一定要为父亲弄到。

  有纸有印刷术总不能放着不用,正好仗着齐国人不了解书本纸张的特性,糊弄他们。

  任哪个没见过纸的人都想不到,一张纸就能记载一卷竹简的内容,更想不到一本书能轻到那个地步。到时候看到沉重的车辙印也不会多想,只以为书本就是这么重。

  得到齐王的答复之后,秦国的匠人就带着他们提前做好的工具,在士兵的护送下奔赴齐国了。

  秦匠一来就直奔稷下学宫,带来的几车工具把学宫里的诸子们给惊到了。

  这都是什么东西?

  却见三人一组取出竹简,一人辨认文字并翻找字典对照,一人从活字转轮盘里寻找字模组装,另一人负责涂墨印刷和校对。

  一份竹简没用太久就组装好了,然后是用空白纸张印刷再装订成册。一整份的著作至多几个时辰就可以完成印刷,为了保险起见秦国还印了好几份。

  印刷好的著作直接被士兵装车带走,拉去和粮食混装。之后也由秦国士兵负责护送回国,士兵全程凶神恶煞,禁止外人靠近。

  不能靠近就没办法上手触摸,只能远远看着秦人忙活。大家不明觉厉,只知道那是新奇的好物,全都眼馋地看着。

  秦国居然弄出了这么方便就能复刻著作的东西吗?要不要去秦国转转,看能不能学到技术?

  印刷仿制是不难,可是那个纸张不同,他们光看着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啊。

  没多久,咸阳迎来了大批量的学子。

  彼时扶苏正在试典礼上要穿的衣服,秦王政百忙之中抽出空来,陪儿子一起试衣服。

  他像个挑剔的甲方,在衣服上挑出了不下十个毛病。扶苏倒是没什么感觉,他都习惯了,负责制衣的绣娘快要吓昏过去了。

  为了拯救可怜的绣娘,扶苏招来侍官汇报正事,让父亲分散一些关注。

  侍官说起了运粮的事情:

  “士兵已经按照吩咐将粮草运到了赵魏边界。”

  运粮是有个损耗的,毕竟负责押运的士兵也要吃饭。古代交通不发达,路难走,速度也慢,夸张的时候运一份粮需要消耗十份粮。

  所以七国之间互打很容易调集大量粮草,不需要运太远的路。等到汉朝打匈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光运粮就是个让人心头滴血的损耗。

  不仅是粮食,士兵也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