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仓禀实(1 / 2)

信封打开,看着自家老妻那秀气的文字,朱元璋面上浮现一抹温情,而后...

当信封之中那‘亩产千斤’四个字出现的时候,这位天下共主,洪武陛下,面色骤变!

‘雄英资下,采购此舶来之粮,亩产千斤。试耕一年,收成已在宫中。’

‘今请军令虎符,责重兵日夜守护,盖以种粮,来年托天下民而耕之。’

看到这里,便是早已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朱元璋,此刻伸出的手亦是微微颤抖。

“标儿,你看看你娘的信。”

说罢,便是将信件递给朱标,而后将盒子之中的土豆拿起。

外面表皮略有黑点,但在朱元璋眼中,确实天下最美的画作,也难及其三分。

朱标看完信件,面上亦是难掩震惊之色:

“父皇,此物乃是雄英发现,但母后既然请兵,定然是心中有所计量。”

“若是当真亩产千斤的话,咱们大明....”

朱标后面的话,甚至都有些说不下去了。

“咱们大明的粮产,定然可以翻番,而粮食储备,绝对不止往年一倍这么简单!”

“仓禀实三字,将会在大明重现!”

朱元璋沉声开口,将手中的土豆翻过来覆过去得看。

粮食生产,首先是要人吃,其次再是储存。

百姓吃食,放在首位,那么粮食的储备,便是上不去。

可有了这个土豆就不一样了。

若是当真能达到亩产千斤,只要明年培育一番,再后年让天下百姓耕种....

这就是大明立国的盛世之年!

“毛骧,此物拿下去烹煮。”

“不准任何人进入厨房,靠近者,杀!”

朱元璋将土豆递给毛骧,眼眸之中浮现杀气。

紧接着,便是转身走向书房。

虎符,军令!

如此关切天下百姓吃食的宝物,不可有半分损失!

....

翌日,阳光初洒,应天府之内,百姓早起忙碌。

自从大明立国,没有了战乱的纷扰,百姓们虽然劳累恢复生计,但面上还是由心多了笑意。

这天下的百姓,都是最好的百姓。

他们不图荣华富贵,只求家人吃饱穿暖。

奉天殿内,朱雄英深感无奈。

自个儿皇爷爷这也...太勤快了吧!

这个时辰定下的早朝,放在后世,那就是六点钟上班打卡啊!

这比九九六还要社畜啊?

“今日可有要事奏?”

朱雄英强忍打哈欠的冲动,淡淡开口问道。

此话问出,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很明显,昨天将杨宪剥皮萱草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朱雄英的立威,直接让这些人心头产生了‘敬畏’之感。

谁都明白,这位皇太孙殿下绝非一个软柿子,不是寻常人可以拿捏的。

“启禀殿下,自洪武陛下携太子巡游,昨日文武百官,尽皆恪守官员本职,不敢丝毫懈怠。”

“政务通畅,河西之地今年发了水灾,也有当地的知府上奏疏,禀明救助,恢复工作。”

李善长率先迈步而出,沉声禀报。

这时候,哪怕是他这个中书省左丞相也要给一些面子。

更何况,昨日与胡惟庸商议,也已经确定了接下来的方针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