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二袁争斗的局面204(2 / 2)

“唉…”

沮授无奈的长叹了一声,他辅佐袁绍这么多年,真的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但是,刘协的看法,沮授也找不出任何理由来反驳。

局面已经注定了,简单来说一个字,那就是!乱!河北注定要大乱!

赵云快步走了过来,“陛下,大公子来了。”

袁绍被杀的消息传来,赵云也替刘协感到高兴。

跟在赵云身后迈步走来的正是曹昂,曹昂面带喜色,非常激动,“臣拜见陛下。”

刘协一把扶住了他,“子修,免礼,你怎么来了?”

曹昂壮着胆子,上一眼下一眼,瞅了刘协好一阵,“陛下,您没受伤吧?”

刘协摇了摇头,“没有,没有!”怕他不信,刘协一连说了两遍,还活动了一下手脚。

曹昂这才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陛下,真没想到,您竟然会孤身犯险,来到了乌巢,不过也幸好您来了,要不然,家父可就危险了。”

曹昂从来没有怀疑过刘协,乌巢的事情,他了解的不多,但他知道,是陛下救了他父亲。

“陛下,虽说袁绍已经死了,但此地不宜久留,你还是随我赶紧返回官渡吧。”

刘协点了点头,回头又看了沮授一眼,“公与,你不介意跟朕一起回去吧?”

沮授梗着脖子,无奈的翻了个眼皮,“陛下,你是在取笑我吗?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被抓了这么多天,沮授吃住都和刘协这些人在一起,他还有选择吗?

再说,就算现在刘协放他回去,又能做什么呢?

不管是辅佐袁谭,还是辅佐袁尚,结局都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连袁绍都不是对手,袁谭和袁尚的结局,也早早的注定了。

曹昂看向沮授,好奇的问道:“这位先生是何人?”

刘协笑道:“他是沮授,河北有名的贤士,如果不是曹公先行一步,也许,朕当年就去邺城了。”

虽然沮授的提议,没有被袁绍采纳,但是,能够早早的提出“挟天子号令天下”的谋略,沮授的才能和见识,不比荀彧等人逊色。

曹昂听说沮授很有才能,对他很是尊敬,和刘协相处这么久,曹昂的为人处事受了很大的影响。

曹昂从心里敬重有才能,有威望的人。

回去的路上,刘协问起官渡近来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曹昂支支吾吾,眼神多少有些躲闪。

陈王被打这件事,曹昂实在不知道怎么说,但他又不愿意隐瞒皇帝。

看着曹昂,刘协亲切的笑道:“子修,你我既是君臣,也是知己,有什么事情,难道对朕还不能说吗?”

“这?”曹昂长叹了一声,咬了咬嘴唇,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陛下,的确发生了一件事……”

曹昂小心翼翼的把事情说了一遍,他一边说,一边偷眼查看刘协的脸色,果然,刘协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曹仁如果打了别人,或许刘协可以不予追究,但他偏偏打的是陈王。

陈王不仅仅是汉室宗亲,也是刘协的铁杆拥趸,忠心耿耿,还无偿支援了这么多兵将。

如果没有陈王,刘协就还是一个光杆司令。

之所以来到官渡,刘协能够有惊人的表现,靠的就是陈王的兵,乱世争霸,枪杆子才是最要紧的东西。

陈王被打了,就等于刘协被打了。

曹昂说完后,刘协久久的沉默着,脸色变的非常严肃。

说实话,刘协很生气,但这么多年的磨炼,他不是一个喜欢冲动的人。

他必须要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究竟该怎么应对。

也幸好曹昂提前告诉了他,让刘协有了一个考虑的时间。

曹昂忍不住劝道:“陛下,曹仁也是一时太过着急,担心陛下的安危,我当时还和他吵了一架,家父也训斥了他,这件事,还望陛下能够从轻发落,念在曹仁将军多番立功的份上,不要深究。”

毕竟是同族的亲人,曹昂也得帮曹仁求情。

明明曹操没有训斥曹仁,但能为了让刘协消气,曹昂也违心的说了谎。

刘协最后摆了摆手,“你说的,朕都明白,这件事,朕会酌情处理的。”

过了一会,来到渡口,曹昂指挥队伍过河,刘协把陈宫刘晔两人叫到了身边。

把事情告诉了他们后,刘协问道:“你们说,这件事怎么处理?”

刘晔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劝道:“陛下,我觉得应该大事化小,曹仁是曹操的族弟,深得器重,尤其是现在,曹休夏侯渊许褚三人都死了,曹仁对曹操来说,会更加重要。”

陈宫冷哼了一声,“陛下,我觉得现在反而是天赐良机,既然曹操已经连连损失了几个亲信的大将,何不趁机再断他一条臂膀,干脆把曹仁也杀了,然后一举收回他手中的权利,就算曹操要翻脸,就凭刘备赵云等人,陛下也不用担心。”

刘晔比较谨慎,陈宫相对有些激进,他觉得机会来了,是曹仁自己撞倒枪口上了,就应该果断的把他杀掉。

刘协摇了摇头,“此事非同小可,杀一个曹仁,不难,可一旦因此激怒了曹操,就不好收拾了。本来,乌巢的事情,就已经让曹操对朕起了疑心,再把曹仁杀了,这不是火上浇油吗?曹操就那么好惹吗?”

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做的问题。

不到万不得已,刘协是不会和曹操翻脸的,他相信,曹操和他也是一样的想法。

刘协的目光朝前面看去,见曹昂正在用心的指挥渡河,曹昂是个好孩子,他来接自己,也没有隐瞒真相,把陈王被打的事情告诉自己,跟曹操翻脸,也会让曹昂处境更加为难。

刘协最终还是决定,把这件事尽量用更加平和的方式化解。

顺利越过官渡水,刚刚上岸不久,正要继续行军,前面来了一行人。

一个文士骑着一匹青骢马,身后还跟随着几个护卫,那文士身形俊朗,洒脱飘逸,年纪并不大,才三十出头,一双明亮的眼睛带着迷人的笑意。

不是郭嘉,又是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