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典韦的儿子104(2 / 2)

水排和翻车原理差不多,只不过个头更小了一些,在水排的另一侧,牵引着一个巨大的皮囊,皮囊一张一合,随着水排的转动,把气流不断的送入炉膛内。

跟刘协后世所见到的风箱,截然不同,刘协只看了几眼,便抽身离开了。

和曹昂典韦父子分开后,赵云道:“陛下,典韦对您非常尊敬,就算不能明着拉拢他,我觉得陛下可以把典满招到身边。”

刘协摇了摇头,“那样做,用意太明显了,保持现状就可以了,有的时候,不一定非得拉拢过来。”

来到尚书房,荀彧正在审阅各地的奏报,他埋首案牍,认真的就好像和桌案融为了一体,周围的一切,仿佛全都影响不到他。

毛玠看到了刘协,刚要行礼,刘协摆了摆手,轻轻的走了进来。

尚书房是整个许都最忙碌的机构,没有之一。

各地的奏报、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曹操下达的政令,还有各地的人员调动…所有的一切,全都归这里负责。

别的地方,可能有浑水摸鱼的闲人懒人,但这里,刘协经常来,深有感触,所有人都很忙,曹操选的全都是实干派。

这一点,刘协不得不承认,他也要好好的向曹操学习。

刘协在一旁站了好久,荀彧才抬头看到他,把荀彧吓了一跳,慌忙站了起来。

刘协走了过去,伸手在荀彧的后背拍了一下,关切的说道:“长时间久坐,不利于气血运转,起来最好稍稍的活动一下。”

刘协说着,做了一个弯腰的姿势,挥手转身,示范了一下。

又看向其他人,刘协道:“还有你们,都是朝中的股肱重臣,就算再忙,也要适当的舒展一下身体,活动活动手脚,揉一揉眼睛,这样才能变的更健康,做事也更有成效。”

大家都好奇的看着刘协,毛玠、荀彧都是举止稳重之人,他们此刻感觉皇帝摇头转身的这几个动作,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

刘协做了几个动作之后,拍了拍手,“别忘了,朕懂医术,怎么样对身体好,朕比诸位更清楚。”

见他们的表情依然还是不太认同,像是电脑死机了一样,眼神茫然,刘协也不生气。

荀彧给刘协泡了杯茶,说道:“陛下,臣没有想到,你对兵法也如此精通,这次之所以能收取南阳,多亏了陛下啊。”

刘协摆了摆手,“都是曹公和众将士的功劳,朕可什么都没做啊。”

荀彧平时很少称赞别人,还是忍不住说道:“能够连番两次都猜到张绣会出兵追击,臣可不觉得这是巧合,陛下过谦了。”

刘协笑了笑,“即便如此,难道朕还要讨个封赏不成?朕本来就是希望这天下早日安定,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朕可以封赏天下,却没有人能够封赏朕,因为,这都是朕应该做的!”

简简单单的一句“这是朕应该做的。”让荀彧深受触动。

“对了,朕此番过来,是想再成立一个天物阁。”

“天物阁?陛下,不是已经有了一个天宝阁了吗?”

荀彧现在的身份,就是曹操的大总管。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荀彧就怕皇帝再胡乱的修建什么没用的东西,因为财政确实非常紧张,荀彧可不想把钱花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刘协解释道:“天宝阁的东西,是朕专门用来赏赐别人的,但天物阁,朕是想召集一些出色的匠人,把他们聚在一起,群策群力,对现有的器械,进行研制改进。”

“简单来说,就类似一个科研机构,比如朕今日在铁匠铺见到的水力鼓风机,朕就想改进一下,但朕最多也只能提供一些模糊的想法,身边总得有人帮朕去做这件事吧?”

“当然了,朕知道财政紧张,不用单独修建,腾出个像样的地方就行,以后有钱了,再重新修建。”

荀彧看了一旁的毛玠一眼,毛玠也没有反对,冲他点了点头。

荀彧便答应了,“陛下,臣马上安排。”

刘协点点头,站了起来,“一定要快啊,好了,你们忙,朕先回去了。”

等刘协离开后,荀彧还在原地愣了一会,毛玠走了过来,说道:“文若,我观陛下刚才的表情非常认真,绝不是为了单纯的打发时间,陛下所想总是天马行空,出人意料。”

荀彧也是一脸的感慨,“是啊,就连这次明公回来后,也不吝言辞,多番称赞陛下,说他在兵法上面也有独特的见解。”

毛玠又道:“有的时候,觉得陛下整日游手好闲,好像什么都不懂,可有的时候,他却往往又会有惊人的表现。”

“就比如这屯田之法,今年就已经卓见成效,许都的粮食整整翻了一倍,还有陛下所造的担架、马凳、马蹄铁,陛下仿佛能点石成金一样,随手稍加点拨,便让人佩服不已。”

“还有刚才陛下说……丁仪,你在做什么?”

毛玠话才说了一半,丁仪就在座位上站了起来,学着刚才刘协的样子,扭了起来。

“毛公,我坐了都快一个时辰了,活动一下,还别说,陛下教的这几个动作,还真管用。”

丁仪摇头晃脑,扭了几下,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整个人立马轻松了不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