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初本590(1 / 2)

  谁成想待到门前马蹄声近,她抬眼一望,却蓦地愣在原处。同僚见她呆愣,迅速顶了一下她肩膀,二人这才上前相迎。

  “将军,阁老在正厅相候。”

  请她来虽说是为了公事,但和谈如何商议与洛清河无关,她不能也不愿插足其中。故而今日赴约她穿的是身正青常服,外头罩着连云浮纹大袖,瞧着半点不像个领兵的武人,秀逸得不像话。

  吏胥不敢再看,慌忙垂首跟着闷声引路,却迈步向前时眼尾忽而被什么晃了一下。她悄悄往那头瞟,在头顶日影斑驳落下时窥见将军耳边映着光的翠玉坠子。

  莹润的小圆珠,浮色晕染间,像是在颈侧摇曳出水色天光。

  崔德良在内便听见了廊下的响动,阁老拨弄着药碗里的汤匙,待到洛清河掀帘入内,抬臂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她落座。他余光自然也瞥见了对方耳下明晃晃的小玩意,但他只一眼便收回了目光,没有开口多问。

  “朝政虽忙,阁老也请注意着身体。”洛清河落座时看了眼被仆役扯下的药碗,信手斟茶,“明裳若知,也会忧心。”

  崔德良叩指当作谢过她这熟稔的一杯茶,淡淡笑道:“上了年岁,时有小病乃常事,不必告诉她,徒惹烦忧。今日请将军来,是为两国之盟,虽还未有结果,但此处有内阁拟定的条目,还请过目。”

  说话间,初拟的公文已被推至眼前。

  洛清河没有动,她兀自饮茶,等了片刻语调平静地开口:“两国之盟,政令出内阁,裁定由天子,我靖安府无权插足其中。阁老这条目,若是内阁和朝中各位大人商议觉得可行,那就应逐一去和使臣来谈,寻我并无大用。而且……北燕是为求和,来使忍辱而来,怕是不愿见到我这个引得主君俯首的罪魁祸首。”

  这套说辞早在崔德良意料之内,他并不急于驳斥,而是慢悠悠地说:“盟约所定乃国境久安,朝中论及对北境之熟悉者,无人出将军之左右。裳儿或许有可为,然她所历时日尚浅,难免会有所疏漏。故而老朽斗胆,干脆请将军来一谈,细说这北境情形,如此,应不算逾矩吧?”

  二人相视一眼,洛清河放下茶盏,这才伸手拿起了那一纸公文。如崔德良所言,北燕因挑起这场兵燹之祸要为之付出的代价几何并未在上面列出详细的数目,这份公文上议定的只有两事,一为新的国界商定,二为日后互市的建城凭依。

  此前两国虽想来以白石河为界,但因常年袭扰,大梁在太宰后几乎就撤回了居于关外的百姓,南部的驽马草原几乎整片荒废沦为铁蹄倾轧的焦土,白石河以北却仍有燕人放牧。先帝在时,朝中便有想借休战时自西向东划定城界的声音,可惜在草野上凭空建城困难重重,不必说银两消耗,怕的便是刚有些起色,狼骑就会挥师南下把基石毁得残破不堪。

  别说自西向东连成一线,就是东面瓦泽附近修复缘由的要塞建成三点协防都耗费了北境几十年的时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