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暗旨147(1 / 2)

  温明裳应了声,目送着他大步离去,丝毫不管身后撑伞追着跑的宦官,一时间心绪复杂,而这种复杂在她半刻后见到从太极殿中走出的慕长珺时攀升至顶峰。

  对方自然也认得眼前这位如今风头正盛的女官,投过来的目光自有一番打量的意味在,只不过比起慕长卿这个毫无顾忌的,他只是略一颔首算是招呼了过去,而后便匆匆而去不做停留。

  还真是……今夜这宫中是有家宴不成?怎得一个两个都在?

  思忖间,殿内已有来人召她进门。

  温明裳跟着中黄门上阶入殿,叩首见礼后立于下首未动。

  “不问问朕深夜唤你入宫所为何事?”咸诚帝饶有兴致地看着她面不改色的模样,“温卿可还未到如阁老一般需随时入宫商议国事的时候。”

  温明裳抬眸,恭敬道:“陛下唤臣入宫,自有陛下的考量。微臣不才,也不敢妄自揣度君心,陛下唤臣若有急,微臣自当万死莫辞。”

  帝王端坐龙椅之上,闻言似是满意地笑了声,话锋一转道:“宠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你确然不愧为阁老的弟子。自古清谈误国,三两笔文章难成气候,还需手底下见真章,此次钦州之行,你这案子办得甚好。”

  “朕看过你们的案宗,也听长卿说了些在钦州的事,温卿……身处险境仍心念百姓,殊为不易啊……”

  温明裳眼睫轻颤,心里对他接下来的话已有了计较。

  “只是朕听闻仍有百姓不解其意,甚至谩骂于你。”咸诚帝言及此面色不虞,“你家中人,似乎也对你拿下韩荆这等乱贼颇有微词。”他说这话时目光落在了温明裳脸上仍存着的掌印上,“这些事,你又是如何想的?”

  “微臣只是做了于国于民有利之事。”温明裳低声道,她眉目生得本就柔和,这般垂首低眉的模样更衬得整个人显得柔弱易碎,加之面上的痕迹,愈发惹人垂怜,偏生从她口中说出的话还不带半分怨怼。

  “百姓有怨,是为官者之失职,我等自当领受。自古家国难两全,可国在家前,韩荆恶行昭昭,已是为害社稷江山,微臣先为大理寺司丞,为陛下之臣子,再为柳家血脉,自当……以陛下之江山社稷为先。”

  “如此说来……”咸诚帝眸子微眯,带上了审视的意味,“你心中毫无怨怼?也无半分不甘?”

  温明裳却是沉默不言,高位者居高俯视而下,能瞧见她慢慢收紧了垂在身侧的手。

  咸诚帝的眼底划过一抹了然。

  “眼下并无他人,朕只想听听你究竟是如何想的?”他略微倾身,循循善诱道,“你年岁尚轻,心有怨怼不甘,对百姓不知恩宽觉得心凉,皆是寻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