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又起66(1 / 2)

  听闻前两日户部在抱怨说为何禁军明明有了校场还要再多划一块地出来做新的,想来洛清河便是因着这事出的城,可这回京的方向……她从嘉营山回来的?咸诚帝竟然把选址划在了嘉营山附近吗?可那里不是翠微营吗?

  这样的用意未免就有些太过微妙了起来。

  跑堂的动作很利索,不多时就把茶壶给提了过来。

  这厢她神色变化,洛清河却是笑了笑,好似浑然未觉般抬手给自己倒了碗茶。茶壶里冲着的是糙茶,尝起来苦且涩,滋味并不好,但能醒神,最是适合赶路的行人。

  这边桌上也有一壶,温明裳也跟着倒了碗,她不大喜欢苦味,喝的时候不自觉地拧着眉。

  洛清河抬碗的时候看见她这副模样,眼睛似乎弯了一点细微的弧度。

  这个时辰行人寥寥,驿站里也就剩下她们这一行人,跑堂的递完了茶水,又溜去了长凳上歇着。

  温明裳把茶喝完,又看了看身边的几个护卫,正想着起身告辞,却忽然听见门口一阵脚步声。

  来着是个老妇人,还带这个身量不到腰间的稚子,她背上背着厚重的包袱,面容枯槁,似是长途跋涉而来。

  跑堂的摸了摸鼻子,起身过去迎客。

  温明裳多看了那妇人一眼,正打算迈步朝外走,忽然听见身侧的老妪颤巍巍地开口。

  “姑娘……可是官家人?”

  温明裳脚步一顿,转身看向那位老妇人轻轻点头。

  那妇人眼底似乎燃起了一丝光亮,她拄着拐上前两步,目光直直地落在了眼前女子身上挂着的腰牌上。

  “那敢问姑娘……不,大人,可是衙门的人?”她颤着声音,似乎抱着莫大的期许。

  寻常百姓不少并不知朝中设三司分掌律令,于他们而言,可供伸冤的公堂皆是衙门,故而这么个问法,大理寺也确实是他们眼中的衙门不假。

  温明裳于是点了点头,道:“这位婆婆,我确实供职……”

  可惜她话还未说完,就见到眼前的老妪红了眼眶,手中杖也砰的一声坠了地。

  不等人反应过来,她竟是屈膝跪倒在了人前,哽咽道:“还请大人为草民申冤做主啊!”

  这突如其来的一出叫在场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

  洛清河放了茶碗,把碎银子搁在了桌上,提刀起了身。

  温明裳有些手足无措地蹲下去想要把老人扶起,可这看着瘦弱的老人竟是一动不动地跪在她跟前,好似她若是不答应便绝不起身一般。

  一旁的小姑娘哇地哭出声,连声唤着祖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