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知空躺平河(六)(1 / 2)

在天蒙山半山腰,一处四合院格局的茅屋共同生活几家人,其中两间是徐易和李贤老人居住,两老人抱回发烧的受灾小孩已有数日,男孩高烧不退,晕迷不醒,仍不停念叨“真假”之类的胡话,有时如同溺水之人,手在空中胡乱抓扯。

为医治男孩,两老人每天上山采草药,用茯苓、甘草、桂枝等多味药精心熬制,喂服多日后,男孩意识慢慢清晰,只是俩老夫妻问孩子姓名,孩子只说记不起。

“孩子也许是发烧糊涂了,也可能受此大难精神受刺激太大,慢慢会好的。”徐易老人请郎中把过脉,对李贤老人说道。

“醒来就好!应该慢慢会好起来。我用当归去煨鸡汤,给孩子䃼补身子。”李贤老人激动地抹了下湿润的眼角。

孩子苏醒后显得木讷,眼睛时有红色的血丝,晚上也时不时从梦中惊醒,李贤老人担心,想到取一名或许能镇住孩子梦魇杂念,与徐易老人商谅。

徐易想到《礼记·大学》中讲到“知止后有定。”对李贤老人说道:“孩子名止吧,姓随我。”于是,孩子有了姓名徐止,小名叫阿止。

说来也怪,自从孩子取名后,男孩许多异常举动停止了,除了仍有些木讷,反应慢点,与寻常儿童无异。老夫妻俩暗中欣喜,愈发待阿止好。

自阿止被俩老人收留,常有阿止原乡里乡亲来看他,有两三个孩童玩伴找他玩,阿止感到面熟,却总记不起名字。但儿童心性,自他身体恢复差不多,也去找原乡里儿童玩耍,孩童们戏嬉起来一时也能忘记过去种种回忆和灾害带来的心灵伤害。

阿止慢慢熟悉了新家周围环境,有两间草房,小的归他睡,吃饭灶台在出门不远处。四合院内,长有柿子树、拐枣树等许多果树,院里还养有鸡鸭,每日伴公鸡打鸣声早起。阿止家两草房位于四合院通向外界的通道旁,进出的人习惯和操持宗门杂务的俩老人打招呼,俩老人也热情回应,现在有了阿止,路人也习惯向坐在竹编小凳上帮俩老人干活的阿止打招呼。

“阿止,吃过饭了吗?”

“吃过了。”

“阿止真乖,能帮爷爷奶奶干活了。”

每听到路人称赞,老俩口高兴地回应:“孩子懂事呢。”

随着时间流逝,一晃过去两三月,小止对天蒙山及天蒙宗有了初步认识:天蒙山位于西蜀之地,是天下各宗派之一。天蒙山有代表性的三座高峰:“皇芽”“甘露”“石花”,宗内三门取三峰同名,三峰相隔并不近。每门都有嫡传弟子,除弟子外也有未记名的居士,徐易和李贤两位属于此类,平日种茶栽秧,宗门忙时上山帮干活。其中皇芽门目前因掌门是皇芽上人,而尊为掌教一脉。

在天蒙山,随处可见的是茶田,有万亩之数。天蒙山尊崇的是茶圣吴理真,公元前五十三年,他在天蒙山用野生茶树培植,研究制茶工艺,开人工植茶先河,被尊为“甘露道人”,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受封“甘露普惠妙济大师”,是天蒙山尊奉的第一号人物。

初到甘露峰时,白日里,阿止在帮俩老人的空余时间,与同乡小孩两三人一同游青山翠林,看茶农摘采清明茶叶,杀青揉捏加工。黄昏时分在甘露峰后山的青衣湖中戏水游玩。唯有遗憾是,同玩伙伴皆在当日由石花门收留,因天蒙山承办的蹴球赛夏日开赛,赛场建设进度日紧,他们需回本门帮忙,出来相聚时间渐少。

一日,同来游玩的七八个孩童中来了皇芽门选中的唯一男孩,同行小伙伴介绍他名叫王坤,因皇芽门内训练课程严格,师门很少批准外出。近期皇芽上人带郝强等第子外出,是以这次才可以出来同玩。

王坤约八岁,眼睛灵动,秀目挺鼻,比阿止高出一头,又因现在掌门一脉,已颇有些气派。这天,一群小孩簇拥着王坤,白天去摘山中野果,一直玩到黄昏,有人提议一起去屏气凫水。

“师门有命,晚了回去要挨罚。”王坤想回皇芽门。

“一起凫水,花不了太多时间。”小伙伴们齐道。

“你们玩,我先回去。”王坤面色犯难。

“那就比一次,见一次不易。”小伙伴们起哄。

“我师门功课紧,不比你们。”王坤已有不悦。

“你赢就走。”几个小伙伴激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