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孩子的婚事,孩子的孩子(上)14(2 / 2)

两人商量来商量去,最终达成一致:顺其自然,既不强求也不干涉,一切由孩子们自个说了算。

道理好懂,做起来却难。

也算是巧合吧,二儿子李世新和二儿媳袁建梅结婚后不久,远赴安徽合肥发展的大儿子李善明也结婚了,妻子叫解琴,安徽肥西人,两人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同事。

李善明结婚时,并没邀请母亲谭世英和继父李启中前往参加。主要是因为穷,没钱付路费,李善明没钱,李启中、谭世英也没钱。

事实上,五个子女中,李启中、谭世英夫妇只操办了二儿子李世新、二儿媳建梅这一场婚礼。其他四个孩子结婚,李启中、谭世英夫妇既没有参与操办,更没到现场参加。原因只有一个:没钱。

五个孩子当中,二女儿李建英结婚最早,但同样没办婚礼。

李建英出生于一九七〇年夏天,正是因为她的到来,使得己有三个孩子的谭世英不得不告别三尺讲台,从此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妇,在田地里辛勤劳作了几十年。

谭世英此生最大的最大遗憾之一,莫过于自己的两个女儿学习成绩都不好,从小都不愿意读书。

你想啊,自己当年爱上学,成绩也好,三个儿子从小学习成绩尚可,两个本应全面继承自己优良传统的女儿却不是读书的材料,谭世英确实有理由去惆怅和郁闷。

比如李建英,是五个孩子当中读书最少的那一个。那时生父李良胜还活在人世,李建英却早早地就拒绝上学,小小年纪就开始帮着父母料理家务和照顾两个年纪尚幼的弟弟妹妹。

不爱读书的李建英干农活、做家务倒是一把好手,并且性格温柔,只知道默默无闻地付出,从没有怨言,从不讲价钱。她每天都在忙碌,从早忙到晚,从家里忙到家外,很少见她喘口气休息。

出嫁之前的那些年,一大早,不用父母叫,李建英会早早地起床,天还没亮,她就和小姐妹们一起外出扯猪草割牛草。往往李勤俭、李建霞没起床哩,身为二姐的李建英己经割回一背篓猪草,裤脚上沾满了泥泞和露水。

匆匆吃过早饭,李建英要么去弄柴火、割牛草,要么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一忙就是一整天。

因为在上学,因为要做家庭作业,晚饭后李勤俭和李建霞不会理会洗碗涮锅喂猪喂牛之类的杂事,全由为二姐李建英一个人独立完成或协助父母共同完成。

从小,李建英就是个听话而温柔的女孩子,从未听说她与某某人吵过架。事实上,她也不会吵架,不会骂人,不会去说别人的家长里短。这一点,李建英、李建霞俩姐妹像极了谭世英,完完全全继续了母亲的性格秉性。

李建英十五六岁的时候,重庆开县一带时兴到南方打工挣钱。一些孩子不过十三四岁,但在大一些孩子的影响或父母的安排下去深圳等地打工补贴家用。谭世英不让李建英外出打工,一直到出嫁前,她都一直待在父母身边,成为同龄人当中唯一一个婚前没有到南方打工的女孩。

李建英不外出打工,是因为家里需要她,父母需要她,弟弟妹妹们需要她。

李建英也想过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但继父和母亲一直没有松口,也没有这方面的安排,她便选择了做一个听话的孩子,留在家里继续默默奉献。

事实上,李建英心里很清楚,大哥李善明早早地去了安徽合肥发展,二哥李世新一直不顺,某种程度上,在家里排行老三的她己成为继父和母亲的倚重或依靠。

对于李建英这个女儿,李启中、谭世英夫妇寄予了过多期望,有时要求还比较苛求,总想让她多为家里做点贡献。但女儿总会长大,不管父母愿意与否,终究要谈婚论嫁。

李建英十七岁老年,在邻居李善菊的好心介绍下,与同村男青年安章洪定了亲。

安章洪是个帅哥,中等个头,一头自然卷发,长得甚是健壮和英俊,很有男人味,李建英想不喜欢都不可能。

一九八九年夏,安章洪家里提出,两个年轻人谈了两年,都老大不小了,该结婚了。

这一年,李建英十九岁,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谭世英是名农村老党员,自我要求很严格,不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于是提出再等一等。安家却不干,非要尽快结婚,还宣称可以不要任何嫁妆,只要李建英肯进安家大门就行。

有一天早上,谭世英起床后,怎么也找不到二女儿李建英。一打听,得知安章洪半夜里接走了李建英,两个人结伴去了万县城,说是要旅游结婚。

女儿竟然私奔了!谭世英又惊又气,顿时没了主意,后来在丈夫李启中的提醒下,她才急匆匆地赶到胡家乡中心小学,找到正读初二的小儿子李勤俭,让他尽快请假去一趟母亲的娘家,也就是胡家乡插腊村五百梯,找幺舅谭长发讨主意。

听了外甥李勤俭的讲述,身为幺舅的谭长发倒很冷静淡定:跑了就跑了嘛,难道你爹妈还不认这个二女儿不成?

谭长发说了句大实话。自己一直听话的二女儿竟然与人私奔了,李启中和谭世英虽然觉得很没面子,也很生气,但还不至于不认这个一直很听话的女儿。

李建英之所以私奔,据说既有安章洪的因素,也有邻居李善菊蛊惑的因素。

因为这个事情,两家多年相处甚好的老邻居曾经闹过一段时间别扭,还因此差点影响后来李家小儿子李勤俭和安家大女儿安芬的恋爱和婚姻。

返回